記者從雙方備忘錄條款了解到,此合作將涉及旗下華潤萬家超市在內地及香港共2986間門店,與Tesco在內地的131間店鋪及其購物中心業務相融合,樂購將持有合并業務20%的股權,但是必須向華潤萬家支付數億英鎊。華潤萬家昨日發給信息時報的聲明中表示:“備忘錄不構成任何具法律約束力之承諾。合作交易還必須經過盡職調查和最終的合作協議簽署。”
樂購方面表示,關于交易的細節會在合適時期盡快公布。不過,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港股分析師告訴記者,由于合并后的公司可能采用一個品牌,樂購品牌在內地市場消失,或華潤萬家將排在樂購前面。根據市場調研機構Kantar Worldpanel在8月初發布的報告,華潤萬家已經于今年第二季度超越沃爾瑪,成為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二的超市。
昨日,記者走訪了樂購超市位于廣州中山六路和廣州大道北的兩家門店,其生意并沒有受到此事件影響,在廣州大道北店在做1元、2元、3元均一價的商品促銷,引入不少市民搶購。
華潤意在進軍歐洲市場
不過,記者從近年來華潤萬家兼并的軌跡看,其較青睞地區龍頭企業的并購,2004年華潤萬家以3.1億收購南京蘇果超市,2011年以86億收購江西本土最大的零售企業洪客隆超市。“此次合資華潤看中并不是樂購在內地市場份額。”廣東省流通業商業執行會長黃文杰表示,樂購在內地市場占有率在三甲之外,單純合并內地的業務意義不大,華潤此次意在看中樂購全球零售經驗,國際采購規模以及在歐洲供應鏈渠道,為華潤下一步進軍歐洲市場作準備。而暨南大學現代流通研究中心主任陳海權則認為,此次合資涉及香港及澳門業務,或為競購接盤此前李嘉誠和記黃埔旗下百佳超市出售內地及香港、澳門業務作準備。
記者了解到,樂購在內地市場的發展似乎不太順利,去年7月,樂購被爆出經歷入華以來的最大規模“人事地震”—樂購中國地產部從首席執行官開始的所有員工均被裁撤,地產團隊被樂購超市團隊接管后,樂購在內地相繼關閉了紹興、金華、蚌埠、常熟、泰州、鐵嶺等門店,而日前樂購公告稱,2013財年營業利潤同比下滑13%,是近20年來首次報出年度利潤下滑,其中,英國市場營業利潤下滑8.3%,亞洲市場下滑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