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ELEVEN零售圣經,讀書筆記,第24天,仔細假設與驗證 。
仔細假設與驗證
2002年的夏天,進入六月下旬之后,氣溫開始高升,酷熱難耐。而2003年,梅雨一直下到七月下旬,天氣一片溫冷,但是放晴之后,氣候即急速變熱。同樣是夏天,即因為氣候條件的改變,我們就不能只賣和前一個年度一樣的商品。
2002年從七月上旬到八月中旬這段期間,只有飯團和菜肴的便當口味比較清淡的食品非常受歡迎;但是2003年的同一時期,烤牛肉等份量比較多的便當則賣得非常好。這是因為炎夏來得較晚,大家的體力都還很旺盛的關系。
受季節影響的商品,不是只有便當,連泡面也有顯著的不同。所以我們要常常把這些足以影響商品銷售成績的條件放在腦海里,持續觀察便當、飯團等速食調理商品或冰淇淋、關東煮等單品的動向,進行假設及檢證。
例如冰淇淋,在火熱的2002年夏天,冰果類的冰品大受歡迎。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經驗,假設如果2004年的夏天,也和2003年一樣,在尚未發生夏季癥候群(例如花粉癥、只限于夏天才有的慢性疲勞等)時,含乳脂肪較多的冰淇淋是不是會賣得比較好。
清涼飲料的情況也是如此,隨著氣溫熱度的高漲,暢銷飲料的排行榜,也會逐漸從果汁、炭酸飲料,轉移到茶類的商品上。
因此,如果我們不能持續細膩地以人類的心理做假設,并根據正確的資料進行驗證的話,就無法判斷下一步該怎么走�?傊�,天氣,氣溫甚至每個人的夏季癥候群都會影響各類商品的銷售情形。如果我們無法掌握此一時,彼一時顧客所青睞的商品也就無法提供消費者有魅力而且齊全的商品。
本來,我們應該先看看四周環境再下訂單,然后再檢證銷售成績。但是事實上,大多數的情形都是先看銷售成績,再判斷環境,然后再把業績為不佳的原因歸咎于天候不佳,顧客懶得出門等等,讓環境成了營業額欲振乏力的代罪羔羊。
因此逞一時之快,以借口斷吉兇,是無法讓營業額增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