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超市貼牌之:生而有價的自有品牌
都說“渠道為王”。在和品牌制造商的博弈中,超市們正占據著越來越有利的位置。中小制造商們受到超市的盤剝已經不是什么新聞,家樂福“炒貨事件”不過只揭開了冰山的一角。不光是中小制造商們受到超市巨頭們的不平等待遇,連聯合利華、寶潔這樣的制造業巨人也要經常向沃爾瑪、家樂福低頭。
雖然如此,超市們也并不享有完全的行動自由。一方面,制造業巨頭們仍然保持著對終端零售價格的控制。如果說5年以前,生產商擔心零售商們加價過高會影響自身產品的競爭力的話,他們現在則更擔心超市的“價格殺手”策略會擾亂自身的價格體系,招致其它銷售商的反彈。因此,因為超市低價促銷擾亂價格體系導致制造商停止供貨的事件屢有發生。另一方面,超市們也要掂量“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以及相關行業協會的制約力量。例如,發生在上海的11家炒貨協會理事單位聯合停止向家樂福供貨事件,以及后繼的包括恒安、花王、唯潔雅、維達、絲寶等四十家知名企業組成的中國造紙協會聯合質疑家樂福進場費事件都給超市巨頭們敲響了警鐘。雖然,這些事件本身對家樂福并不足以造成實際性的傷害,但由此引發的在公眾心目中形象下降、甚至引發相關部門司法調查的后果卻是家樂福不得不慎重考慮的。
在和超市的博弈中,產品品牌是制造商的終極力量。而超市自有品牌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這個游戲規則。超市對自有品牌的定價擁有完全的控制權,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地加以調整,或者保持較高價位以創造更多利潤,或者制定極低價位以吸引更多人流,不會受到任何制造商的制約。制造商們可能由于擔心影響現有規格的銷量而不愿生產過于“超值”的規格(如2000g的洗衣粉),而超市完全可以根據自己顧客群體的需要提供貼牌生產合適的規格。此外,超市對自有品牌的供應商的選擇上有更大的靈活性,因而具有更強的談判力量,可以獲得更低成本的供應。
更為重要的是,自有品牌可以為超市創造獨特的競爭優勢,回避超市之間過度的價格競爭。
英國桑斯博里連鎖超市為患有食物過敏反應的顧客準備的“不含”食品(Free From)系列大大帶動了諸如不含粘性物質等食品(gluten-free products)的銷售。桑斯博里超市以前也曾賣過此類食品,但這些食品來自不同品牌的生產商,其中許多生產商規模較小,顧客的認可率不高。當桑斯博里超市把這些產品進行組合,統一到自己的“不含”食品系列中去之后,銷售額立刻就出現了爆炸性的增長。現在,“Free From”系列已經成為許多患有這樣或那樣食物過敏反應的顧客們選擇桑斯博里超市而不是規模更大的TESCO超市的主要理由。
超市能推出像“Free From”這樣非常貼近消費者需求自有品牌?難道品牌制造商們沒有發現這個細分市場嗎?原因就在于規模經濟。由于不需要負擔大量的市場推廣費用,超市們可以用大大低于品牌制造商所需的生產規模推出自己的特色商品。如果某個細分市場的潛在銷售規模低于1億美金的話,品牌制造商們也許根本不考慮介入這個市場,因為其市場規模遠遠不足以支持全國性電視廣告的開銷。但對超市來說,也許5000萬美金潛在銷售規模的細分市場就已經具有足夠的吸引力了。超市所具有的另一個優勢是,即使這個細分市場本身并沒有很大的利潤空間,如果它能幫助超市形成自身的特色,帶來人流量,對超市來說也仍然是有吸引力的。而品牌制造商是無法利用這種連帶效應的。
讓制造商回歸本位
顧名思義,制造商應當以制造為本。可是,成功的制造商們沒有一個不是以營銷為本的。也許正統的營銷課本會把企業從生產導向、銷售導向向營銷導向的轉變視為社會的進步,體現了對消費者需求的關懷。但從本質上講,任何4P或者7P的營銷理念都是以制造商為核心的,從未真正做到以消費者為核心。
不是嗎?Product實質關心的是制造出什么產品才會有市場,Price實質關心的是定什么價格才能最大程度地創造利潤和打擊競爭對手,Place實質關心的是通過什么渠道才能最有效率地把產品推銷出去,Promotion實質關心的如何最大程度的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和提升他們能接受的心理價位。無論是4P還是7P,其終極目的是最大化制造商的利潤和市場份額,而不是最大化消費者的剩余價值。
“買櫝還珠”是中國一個經典的笑話,說的是一個愚人買了珍珠,卻只留下包裝的盒子,珍珠本身倒棄之不顧。可是,如果“櫝”的價值已經超過了“珠”的價值呢?現代營銷理念,使每一個消費者都多少變成了笑話里的愚人,畢竟,我們花二十元錢買的一瓶洗發水,制造成本不超過四元,相關的各種營銷推廣費用倒是超過了十元。見鬼,也許有人需要通過洗發水來讓自己“更自信”,可是我真的只要花五塊錢買一瓶能洗干凈我的頭發的東西!
在某種程度上,超市貼牌的風行有助于消費者的價值回歸。理論上,除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之外的成本都是可有可無的,消費者完全有理由把自己的金錢花在實實在在的產品上而不是那些貪婪的廣告商身上。畢竟,品牌只是營銷的工具。而生產和營銷完全可以做到互相分離,最近十年間大行其道的OME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