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人人樂(002336.SZ)公告稱,董事會通過了同意公司使用不超過7億元人民幣的閑置募集資金購買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在上述額度內,資金可以在一年內進行滾動使用,且其中閑置超募資金不超過5億元。
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12月30日,人人樂募集資金承諾投資計劃已經累計投入12.1億元,合計投入進度79.55%,公司募集資金余額為13億元,其中超募資金余額為9.635億元。
為何上市三年,人人樂仍有13億元的閑置募集資金,公司解釋道,公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投資門店發展項目,由于部分募集資金意向性門店發展項目沒能正式簽約或已簽約項目因物業延遲交付或節約等原因,造成部分募投項目不能按照預計時間實施;同時受外部經濟環境因素影響,公司近兩年新開門店市場培育期延長,公司采取了相對穩健的新店拓展策略,放緩新店拓展速度,導致募資投資項目進展速度放緩。
與之相對的則是公司業績的逐年下降,2010年,人人樂上市當年,公司每股收益尚為0.61元;2011年,公司業績下滑至每股收益0.4235元;人人樂2012年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利潤-7531.57萬元,同比下降134.7%,利潤總額同比下滑129.08%,凈利潤同比下降153.65%。
人人樂認為,公司利潤大幅下降的原因是,公司近兩年新開門店經營業績未達到預期,培育期延長,虧損較大;受外部經濟環境等因素,可比老店銷售下降,同時人力、租金等成本上升,老店業績下滑;此外,報告期內關閉8家門店,對2012年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事實上,自人人樂上市以來,公司就頻頻卷入門店大規模關閉、募投項目進展緩慢、高管人員離職等負面消息中。
在有關上述消息的回應中,人人樂表示,門店關閉原因包括門店經營業績差、門店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物業轉讓等;募投項目進展緩慢則是因為公司近期采取了穩健的新店拓展策略;高管離職方面,自公司上市以來,有包括前首席營運官李彥峰、前連鎖超市采購中心執行總經理以及前公司連鎖超市事業部副總裁李寬森等。
此外,人人樂高管中存在多位關聯人士也是外界質疑公司管理混亂的一點。資料顯示,在人人樂2011年變更公司章程前,包括連鎖超市事業部副總裁宋濤和公司連鎖超市事業部副總裁陳超以及公司三名實際控制人在內,占據了11名高級管理人員中接近半數。后根據最新章程,宋濤、陳超被排除在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范圍外。
伴隨著人人樂業績逐年下滑并在2012年確定虧損的同時,則是公司股價的一路下滑,公司在上市第三個交易日創出35.31元/股的歷史高位,在約3年后,公司股價則創出7.88元/股的新低,公司最新收盤價為9.18元/股。股價的大幅下跌,有投資者調侃稱建議公司更名為“人人哭”。值得注意的是,人人樂套住的不僅僅機構以及眾多散戶,截至2012年9月底,永輝超市持有人人樂21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54%,而該筆股權的平均購入價格為13.88元/股,這也就意味著永輝超市最大虧損幅度曾接近50%。
資料顯示,人人樂年報預計披露日為4月10日,永輝超市是否仍在堅守,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