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絕對沒有不賺錢的飯店
——好的創意如果不能馬上實施,則沒有任何意義
這是我在街上閑逛時遇到的一件事。在一個民家小院里,擺放著一個盆栽,裝盆栽的不是花盆,而是一個破破爛爛的水壺。太棒了!這樣的東西要是放到我的店里去的話,一定特別震撼!在我的店里擺一個這樣的水壺,要比高級飯店里價值幾十萬日元的花瓶魅力高出幾十倍!
所以重要的是,當你想到一個好主意的時候,一定要馬上實施。如果只是滿足于將創意存放在大腦的“文件夾”里的話,那可真是抱著金飯碗挨餓——太可惜了!如果我想到什么的話,第二天我就會馬上嘗試。
以前,我和家人一起去過一家外地的鰻魚店,那里的日本酒盛放在用最粗的青竹做成的酒壺里。看了以后,我大為感動。第二天回到東京以后,我轉遍了東京的竹子店,尋找我想要的長短和粗細的竹子。一周以后,我的店里推出了一款“竹酒”。
當然,也有許多這樣的時候:雖然覺得不錯,但是實際一操作,完全行不通。我本人也是失敗多于成功的。但是,在眾多的嘗試當中,總會有大獲全勝的時候。獨立之前工作過的飯店,實在是一塊絕好的試驗田。不管怎么說,那里與烹飪學校不同,顧客在現場就會對自己的創意進行評價。
比如,單是歡迎顧客的一句話,我們可以每天進行嘗試:究竟是鄭重地說“歡迎光臨”好,還是精神百倍地說“歡迎歡迎”時顧客的反應好。菜品也是一樣,可以免費試做。那些成功的經驗,將來獨立開店的時候都能用到。
我為了獲得更多的創意,除了參考朋友提供的信息、道聽途說的信息之外,也會參考周刊雜志或者漫畫雜志上的美食信息,然后去實地考察。如果看中了雜志上的某條信息,就把那頁撕下來收藏。當然信息也有不準的時候,但是一旦信息準確,其強烈的影響力可以讓人一直津津樂道。
我所選擇的飯店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與自身情況相符。比如,即使我去京都,也不會去懷石料理(懷石料理緣起于禪師的修行,在環境、食材與器皿上,無不體現禪意,是日本最奢侈的料理。——編者注)店,而是去那些老板娘粗枝大葉、裝修普普通通,但卻擠滿了顧客的飯店。300日元可以吃一大份天婦羅,酒水便宜,龍蝦、甲魚不過幾千日元,這樣的飯店充滿了活力,特別讓人感動。于是我就會思考:為什么會讓人感動呢?如果是自己會怎么做呢?將答案進行整理、修改之后,存儲在大腦的“文件夾”里,將來肯定會用得上。
一聽說哪里有好飯店,我馬上跟個便宜的旅行團,召集幾個愿意同行的員工,趁著興致正濃的時候趕去看看。即使是“兩天一夜”的旅行,如果晝夜兼行的話,也能去很多家店。之所以帶店里的員工去,是因為希望這些經歷在將來他們獨自開店的時候能用得上,而且他們畢竟是我們店的原動力。飯店的規模越來越大,在自己手下工作的人越來越多。對于經營者來說,讓這些員工頭腦里面也建一個“創意文件夾”,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如果是大家一起去視察的話,最后一站基本會跑到本集團旗下的某家店喝酒。但這樣也能讓店里的員工學到不少東西。比如:這家店的員工接待顧客很有一套,我就可以問店長:“你是怎么教導他的?”菜品也是如此,本集團每個分店的菜單各不相同,借此機會可以看看其他分店是怎么做的,顧客的反響如何等等。雖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是積少成多。
不過,說到視察,也有人這樣做:進到店里以后隨意拍照。我覺得這不太合適。正因為拍成照片以后隨時都可以看,所以多數情況下反倒是看都沒看就扔到一邊不管了。既然是視察,就必須把值得參考的地方記住,否則就失去了視察的意義。
——不花錢的創意征集方式
有這樣的人,因為屬于同一個商圈、同一個行業,所以一定要到競爭對手的店鋪去視察。我則不同,我是不會僅僅因為是競爭對手的店鋪而去視察的。因為同行之間的單純比較沒什么意義。我只去那些我覺得有意思,或者感興趣的店鋪。當然,“熱鬧”也是我的基準。店鋪是否熱鬧,是我相當認可的標準之一。
我也去以“好吃”而出名的飯店。去歸去,但是我并不會考慮把自己的飯店以“好吃”為賣點進行經營。我經常對那些想要在東京的池袋、新宿那樣的繁華地段開店的員工們說:“在那樣的地段,想要開一家最好吃的飯店恐怕很難,但是你可以開一家最開心的飯店。”要是能成為最開心的飯店的話,顧客怎么會不上門呢?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飯店。
那么,如何才能開一家開心的飯店呢?要想在飯店提供“開心”,就必須去能得到相關靈感素材的地方轉轉。這樣的話,就能不斷增加自己能夠馬上靈活運用的“武器”。
例如,這樣的飯店我覺得值得一去。
大阪有家貝類專營店,雖說是專營店,也不過就是用烤雞肉串的炭火把貝類烤一下而已。天冷的時候還有“貝酒”,就是把貽貝的外套膜用火稍微烤一下然后加到燙熱的酒里。
如果點花蛤的話,還會一起端上“某個東西”代替筷子。你覺得會是什么?竟然是一個晾衣夾,用它來夾著貝肉吃!剛看見的時候真是大吃一驚!這個創意實在了得,所以我覺得真沒白來。
因為,讓我如此震驚的創意如果應用到我的店里,一定會讓顧客驚喜萬分的,而且還花不了多少錢。到別的飯店去視察,如果能得到這樣的“靈感素材”的話,一定會逐漸提高自己的實力。
圖1:這是把古伊萬里的瓷器加工而成的燈。我特意選擇了一個邊緣有缺陷的瓷器,因為它既便宜又有新品不具備的韻味。而且,有缺陷的瓷器也為我和顧客之間的對話提供了一個契機:“怎么樣,這個不錯吧?”
模仿別人不用覺得自卑。不管是從電視里還是從其他什么地方,能“偷”到的東西一定要“偷”。我們這樣的小店,也必須和大飯店競爭,所以一定要“不擇手段”。
不過也不能光“偷”,也要用自己的方式想方設法讓顧客開心。
比如,流行用豬蹄做燒賣的時候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看到別的飯店賣燒賣,我就想:要是我也賣會怎么做呢?按照通常做法的話太單調了。于是我就考慮:把肉放在調羹上,上面蓋上燒賣皮去蒸(這種做法很簡單,臨時工也能完成);一盤兩個,端上去以后顧客一定會開心的吧。這樣做肯定會比單純的燒賣有魅力得多吧!
模仿別人不但不丟人,而且是小飯店的大“武器”。瞬息萬變的流行、應季的商品、在其他飯店發現的好點子,大型飯店無法根據這些調整經營方式,但是像我們這樣的小居酒屋,則可以想到什么就立刻進行嘗試。
例如,在我的飯店附近發生過槍擊事件。當時電視臺大肆報道,所以我趕緊把當天的招牌菜改成了“八寶菜”(“八寶”與“發炮”在日文中發音相同。——譯者注)。顧客看到這道菜,都不由得笑了。
另外,以大型飯店為代表,很多飯店都在店里設置了調查問卷,希望以此了解顧客的需求。但是這樣做不但抓不住顧客的心,反而會讓顧客覺得:作為餐飲店,連最基本的事情都沒做到還不自知。有的家庭餐館從早上開始就提供干巴巴的沒有水分的沙拉,有的知名燒烤連鎖店菜單上的圖片雖然漂亮,但實際提供的肉有時糟糕到有八分肥……需要改進的地方明明有那么多,卻還在設置調查問卷……
有一點我想說:通過調查問卷,看不見顧客的真實面孔。不管是顧客A還是顧客B,頭腦里要具體浮現出他(她)的樣子,想著我要給他(她)吃這個,我要想辦法讓他(她)開心,只有做到這一點,做生意才能成功。這就是我們這些經營小飯店的人的優勢所在。
本文摘自《會切西紅柿,就能做餐飲》
東方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購買地址:http://www.ntjiede.cn.cn/shop/book_info.aspx?id=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