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百貨折扣“破5” 吸引力卻在減弱 “雙十一”大戰硝煙漸濃 家具賣場“聯合抵制”百貨業“瘋狂打折”
面對即將到來的電商狂歡日“雙十一”,其線下的對手們也不甘示弱,紛紛主動出擊。
首先是百貨業不甘淪為電商“試衣間”。昨日,廣州百貨業紛紛發布“雙十一”促銷內容,有部分知名商場還打出“低于網價”的口號。實際上,自天貓上個月宣布“雙十一”大促后,廣州各大百貨已提前布局。
線下家具賣場也主動出擊。前日,19家家具賣場聯手簽名抵制天貓,為避免事態擴大,天貓隨后悄然中止了“線上訂購、線下服務”的玩法。
線下百貨業
廣州大百貨公司折扣“破5”
記者觀察到,目前國內實體店應對電商“雙十一”做法分化。銀泰系諸多門店與天貓緊密合作,北京朝陽大悅城也公開支持“抄貨號”,愿做試衣間。
不過,廣州各大百貨則采取同一戰術——大促應戰。例如,今年雙十一期間,廣百將舉辦廣百購物節,天河城百貨、東山百貨等也紛紛推出促銷措施。
記者觀察到,其實自從上個月天貓宣布“雙十一”大促后,廣州各大百貨已輪番大促,其中廣百、友誼紛紛將會員專享日提前至十月底。如友誼商場原本是12月底舉辦一年兩次的會員專享日,而上個周末則借著雙層連廊竣工提前引爆大促。
不過,各大百貨均向記者表示,促銷并非針對電商的“雙十一”。“線上搶貨的網民,和百貨公司的客源不會很重合,促銷都是按照原計劃進行的。”有百貨公司說。
但有業內人士透露,今年,在天貓上,參與雙十一線上線下聯動的品牌共計300多個,全國有3萬商家門店參與互動。這讓實體零售商相當緊張,紛紛提前布局。“大家都知道,影響肯定是有的,只是影響的大小問題。”某百貨公司負責人坦承電商帶來的銷售壓力。
大促從提升銷售15倍降至5倍
為了應戰,各大百貨公司都要向品牌商施壓降價,還要搶貨。“面對頻頻發起的大促,各大百貨公司都在搶貨,我們這次大促,貨品都是從其他城市調回來的,同城由于競爭關系,貨已經很難從其他公司調過來了。”某百貨公司負責人透露。
但是,記者觀察到,百貨公司大促的吸引力正在減弱,大促期間的客流和業績已無法和前幾年同日而語。記者從某百貨公司了解到,前幾年,百貨公司做大促,銷售可以提升10~15倍,而如今,很多消費者已對大促司空見慣,銷售額雖可提升5倍以上,但已很難達到10倍。
品牌商難以跟上百貨大促節奏
究其原因,一是面對頻繁打折,消費者已經麻木。有消費者就告訴記者:“如今,幾乎每個禮拜都有百貨公司打折,有空就去淘便宜貨,沒空也沒關系。”
二是面對眾多門店輪番大促,品牌商也直呼“頂不順”,參與的熱情和力度也不及前幾年,百貨公司大促的含金量正在下降。有服裝品牌商向記者透露:“如今打折已成常態,我們不可能天天都低價銷售,而且也要平衡和不同百貨公司的關系,不可能給個別公司折扣多一些。”
另一服裝品牌商則告訴記者:“百貨如果要求品牌商打折,品牌商則將視乎自己庫存情況。如今百貨公司紛紛提前大促時間,我們的新品很難跟得上大促節奏。”
應對
百貨公司將大促變成派對
為了應對利潤下滑局面,有百貨公司繼續犧牲利潤,以做到更低折扣,也有百貨公司則想方設法讓大促更有創意。據了解,廣百8日舉辦的“廣百之夜”,除了4.8折的低價殺手锏,還邀請了一眾演藝明星到場、逾百個時尚派對節目。“大促要打造成一場PARTY,要以新鮮感的體驗來吸引更多的客流。”廣百方面透露。
摩登百貨則透露,將聯合其他領域的商場合作。海印股份董事長邵建明指出,只有線上線下價格趨同,并提供線上沒有的服務,才能和電商抗衡。
線下家具賣場
19家具賣場聯手抵制天貓
近期電商掀起的雙十一促銷,天貓提出了O2O的新玩法,意圖通過線上與線下的配合改善用戶體驗,吸引更多用戶參與,但此舉激起了一些傳統家具賣場的強烈不滿。
昨日,本報記者從一位家具賣場內部人士劉林(化名)處獲悉了一份《中國家具協會市場委員會關于規范電子商務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經過中國家具協會市場委員會主席團會議商議,就家具行業的電子商務發展提出“同品牌同規格的產品線上線下價格要保持一致”、“不能變相讓賣場成為電商的線下體驗場所”,“未經賣場允許,不許利用賣場的商標商號進行宣傳”、“不許通過電商移動POS將賣場的業務轉至他處進行交易”等規范意見。文件落款日期為10月23日,在文件下方,吉盛偉邦、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廣東羅浮宮家居等19家家具賣場還作為中國家具協會市場委員會主席團成員簽字。
“據我所知,同行業賣場內部大多數都下發了執行通知。”劉林說。
天貓悄悄中止家裝O2O措施
此事在網上引發了較大爭議。雖然文件并沒有指明該電商平臺是誰,但業界普遍認為抵制對象是天貓。
由于事態擴大,天貓隨后采取了中止措施。有賣家提供的截圖郵件顯示,天貓4日已給所有家裝品類商家群發郵件,宣布中止雙十一關于家裝O2O的相關條款。記者昨日就此求證,天貓公關部未予答復。
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訂購,線下服務。例如旅游、娛樂、買房、家具等需求,電商無法把服務送到消費者家里,在網上完成購買后,需要去線下去獲取這些商品或服務。
背后
沖突如何解決?
劉林表示,電商崛起的確沖擊了家具的銷售,“有些廣深地區的廠商自己在網上開官方店,而線上銷售的產品卻要求線下當地經銷商配送,經銷商認為自己虧了。”劉林透露,“這次《意見》的出臺應該是為了引導電商在家具市場發展。”
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具業內人士張先生建議廠商應該將線上和線下銷售的產品分開,“例如,線上主推中低檔產品,線下主推高檔產品,對于同一個品牌的同一款產品,線上線下盡量統一價格。”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楊杉 薛松 林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