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2 商業的本質
——第14日 調查競爭對手已經落伍
“競爭對手越來越多,營業額不斷下降啊……”
經常有餐飲店的店主給我打電話,訴說營業額不佳的煩惱。
這種時候,很多餐飲顧問肯定會使用一個詞“店鋪比較”(Store Conparison)。可能有人不了解這個詞的意思,我解釋一下,它是指“調查競爭對手的店鋪”,即到同一商業圈的競爭對手的店里,找出自己店鋪沒有的菜單或者比較出自身的弱點,作為自己店鋪的參考。
餐飲顧問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的店和別人的店相比……”乍一聽,好像很有道理,其實不然。
有一個領域也經常聽到類似的話,那就是教育現場。“您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英語……”與身邊的人競爭,提高學習能力,日本的教育就是這樣荒廢的。拼命學習,進入好的大學、好的公司,獲得高收入……結果呢?
競爭導致模仿
日本看起來很富裕,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糧食要花錢從世界各地購買來,結果導致別的國家產生貧困。而且,購買來的糧食,有27%左右被廢棄掉。這樣看來,日本所謂的“富裕”實在太不靠譜了。
“虛有其表”的“物質剩余”的日本。既然不靠譜,那么每個人都應思考一下怎樣才能變得幸福。一味地追求金錢等經濟方面的東西,同時在與他人的競爭中求生存,現在應該拋棄這種想法!
你的生意也是如此。
與作為供給方的餐飲店相比,需求方——顧客的數量更多。餐飲店之間相互模仿,顧客就會哪家店都去。當然如果能夠學習對方的長處,就可以防止自己輸給對手。所以,關注對手也是有益處的。
但是現在餐飲店數量增加,顧客可以隨意選擇餐飲店。總之,在供大于求的時代,餐飲店必須具備自己的獨特之處,這一點十分重要。
我之所以說“店鋪比較”已經過時,就是因為我認為顧客并不是因為你的店完美無缺才來的。顧客為什么會光臨你的餐飲店,因為“喜歡”。
我希望你能好好思考一下。就算你到競爭對手的店里去,“這個不錯,歸我了”,把對方的“好東西”據為己有,你的餐飲店的魅力也不會增加,相反,甚至還有可能會扼殺自己餐飲店的魅力。
人們之所以能感受到魅力,是因為人們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從無到有的高水平的努力。每次讀料理評論家山本益博先生在《日經餐飲店》的連載專欄“跟一郎學習專家的工作哲學”中撰寫的文章,我都非常震驚。一郎看到的東西之所以能讓讀者如此著迷,是因為他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默默地努力著,這種努力通過“PLAY”的形式表現出來,打動人心。可是,你卻在模仿對手的形式上的東西,這是多么愚蠢的行為!
能否得到人們的喜愛,是自己和自己的戰斗。讓來店的顧客一直喜歡自己,這也是自己和自己的戰斗。不了解這一點,就無法真正讓顧客喜歡自己。
關注別人的店鋪不如關注顧客
紐約百老匯有一部叫做《金牌制作人》的人氣音樂劇。這部音樂劇在偏重歌舞的百老匯引起了軒然大波。
故事情節非常簡單,講述的是1959年的百老匯,曾經風光一時的制作人馬克斯·比亞里斯托克與懦弱的會計師里奧聯手,挑戰終極詐騙的故事。
兩人以付不完的利息為前提,吸引大量資金,決定排演出一部拙劣至極的失敗劇目。如果陰謀得逞,就不用付利息,多余的錢還可以揣進自己的腰包。于是,最拙劣的劇本、最蹩腳的演員……終于到了演出當天。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演出竟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為什么這部音樂劇會大受歡迎呢?因為它以同名電影為原型改編而成,而該電影是由美國的喜劇之王梅爾·布魯克斯制作的,并于1968年獲得了奧斯卡獎。該故事情節緊湊幽默,讓人忍不住開懷大笑,所以在百老匯經久不衰。
現在,你只注意身邊的人和事,卻忘記了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現在已經不是靠競爭取勝的時代了,人們的生長環境不同,生活條件不同,相關人員的價值觀不同,甚至喜歡的對象也不同。要想讓對方感受到魅力,必須能夠互相理解,并且具有相似的價值觀。把重要的人作為顧客來關心體諒,敏感地捕捉對方內心的變化,這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經營戰略。
關心眼前最重要的人!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顧客就會感動、喜歡并感謝你,你的餐飲店也會充滿夢想、充滿愛、充滿溫情!
不要過于關注你的競爭對手。太過關注,將流于模仿,失去個性。這樣一來,顧客也不會上門。因為,沒有成功的原動力——心靈的力量!
不完美也是一種獨特。與其為不完美而苦惱,并想要改正,不如為顧客做些只有你才能做到的事。
不必爭取勝利,只要做好你自己。
【今日心得】
最大的對手是自己。
本文摘自《菜鳥餐飲店30天繁榮記》
東方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購買地址:http://www.ntjiede.cn.cn/shop/book_info.aspx?id=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