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3 常識的陷阱
——第19日 不要拘泥于素材
咕嘟咕嘟咕嘟……
“那位顧客為什么放那么多沙司啊?”
當年我在炸豬排連鎖店“新宿勝博殿”的荻漥店當店長時,看到使勁兒往炸豬排上放沙司的顧客,不由得心生疑問。從那以后,對這個疑問我不斷進行假設并反復驗證,終于得出了一個結論:
“那位顧客并不僅僅是在享受肉的美味,同時也在享受包含著甜味、辣味、咸味的沙司與炸豬排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那家店味道不怎么樣,但是生意很興隆。”
我工作的那家餐飲店的店長,針對同一地區的一家競爭對手的店,經常這樣說。通常,人們認為,美味、好吃是餐飲店生意興隆的最基本的條件。但什么是“美味”?能回答上這個問題的經營者少之又少。
“美味”分兩種
事務所旁邊有家蘸汁面專門店,那里經常隊列成行。勁道十足的面條配上清脆爽口的豆芽,加上味道強烈的佐料,吃完面以后再來一碗放了蘸汁的面湯……這些不單是這個店,也是所有蘸汁面店繁榮昌盛的成功法則。
我搬到現在的事務所以后,帶好多人來過這家店。進入店內,看到大家吃完面以后的反應,既有“太好吃了”這樣贊不絕口的,也有“太難吃了,再也不來了”的,分為兩種類型。
我仔細地詢問了他們的職業、店鋪、飲食習慣、現在的生活等情況,結果,我可以判定,他們的反應不同,是因為日常的飲食習慣不同。而且,我查閱了很多與味覺生理學及“美味、好吃”相關的文獻資料,進一步證實了我的判斷。
我了解到一個事實,那就是人能夠感覺到的“美味”,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人類為了生存必須吃東西時感受到的美味,可以稱之為“刺激滿腹中樞的美味”。
另一種不是為了生存需要,而是為了更高層次、為了滿足人的幸福感的美味。
后者刺激人的神經。和戀人、家人、朋友等重要的人一起吃飯——沒有比這更幸福的吧!人一旦生活富裕,金錢和時間方面出現富余,就開始花費時間去滿足更高層次的欲望,比如想要與重要的人共有同一空間的欲望,想要追求新的美味的欲望等。這些都是生活富裕以后才被允許的特權。
另一方面,前者刺激人的肉體。代表性的詞語就是“吃飽了,吃飽了”。如果不是為了生存而吃,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的。
綜上所述,餐飲店究竟能夠提供給顧客什么呢?第一點非常簡單,就是填滿顧客的胃。大家常說“肚子吃得飽飽的”,但其實真正“吃得飽飽的”的并不是“肚子”,而是“胃”。柔軟的食物沒有經過好好咀嚼,狼吞虎咽地吞進胃里,對胃來說,這是一種非常強烈的刺激。
“啊,吃飽了,吃飽了!”這句話其實是指身體受到刺激后在精神上的反應。“八分飽”這個教誨,作為社交場合的心得,從安土桃山時代一直流傳下來,至今數百年,但是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沒有被淘汰,這就說明人類為了生存,在飲食方面是沒有節制的。
還有一點,身體感受到的刺激,就像大家了解的那樣,那就是味道。
通常人們認為,要通過舌頭上的味蕾才能感知味道。但是,身體能感受到的刺激卻不止這些。例如,食鹽分解以后產生的鈉和調味使用的糖,經胃腸吸收以后進入血液,成為產生刺激的原因。如果說從食物中感受到的刺激就是味覺的話,那人類不光是用舌頭,還用全身在感受味道。
那么,舌頭究竟為什么存在呢?它的作用是讓人覺得“好吃”,增進食欲,從而攝取應該攝取的東西。另一方面,一旦覺得“難吃”,馬上“剎車”,從而保護身體。“酸”、“甜”這種特別強烈的刺激,也在舌頭這里被攔截下來。總之,舌頭上面的味蕾,根據“愉快”、“不愉快”這個標準對刺激進行區分,控制攝取的食物類型,舌頭起到的就是“門戶”的作用。
迷戀刺激的現代人
通過味蕾,也就是舌頭表面感受到的刺激與流進血液的刺激,通常是一致的。但是,如果舌頭表面感受到的刺激變弱的話,鈉和糖就會大量流入身體里面,給身體帶來意想不到的刺激。舌頭是保護身體的制動器,通過控制舌頭,可以讓食物的味道給顧客留下強烈的印象。
那么,怎樣才能解除制動呢?其實非常簡單。
比如說,辣味。通過往調味料里面加入辣味,可以使舌頭對鹽分的感覺相對變得遲鈍。或者,也可以加強食物的觸感。比如清脆爽口的蔬菜或者勁道十足的面條,可以相對降低舌頭對鹽分的感覺。想想蘸汁面連鎖店,為什么他們致力于提供具有強烈觸感的食物和辛辣的調味料?也許是因為他們想通過強烈的刺激來抓住顧客吧。
現代的工薪階層和女性白領們,每天過于忙碌,午餐的時間非常短,所以不能在午餐上花費太多時間。自然而然地、只能通過刺激滿腹中樞來獲得飽腹感,而不是花費時間悠閑地吃飯。這就是現代人標準的生活習慣。
正因如此,我想說:“如果只想抓住眼前的顧客的話,答案非常簡單——把靈魂出賣給惡魔吧!”
話雖不好聽,但這就是現實。通過使用辛辣、觸感強烈的香料等,降低舌頭對食物的感覺,給顧客的身體帶來強烈的刺激。這樣,就可以把顧客牢牢固定在你的餐飲店。如果持續這樣的話,刺激不夠強烈的味道就變成了美中不足的調味料。
并不是“雖然不好吃生意卻很興隆”,而是餐飲店很好地滿足了顧客追求飽腹感的需求。如果你的餐飲店“雖然好吃但是生意卻不好”的話,那是因為你沒有追求與顧客食用動機相適應的味道。
大多數顧客不是來吃好吃的食物,他們只是想通過沙司、高湯、調味汁等,來刺激自己的身體。一旦習慣了這種刺激,就很難改掉這種飲食習慣。
但是,偏重刺激的飲食,正在改變日本人的飲食生活,這是一個事實。同時也開始改變自古以來持續至今的農業。現在是應該好好考慮一下飲食的時候了。
【今日心得】
要重新認真思考顧客的食用動機。
本文摘自《菜鳥餐飲店30天繁榮記》
東方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購買地址:http://www.ntjiede.cn.cn/shop/book_info.aspx?id=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