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已經成為當前電商和互聯網領域最熱的話題。 對于定義和模式,筆者無需贅述,并且對于實際從業者來說,爭論定義本身的意義不大。
雖然O2O的嚴格定義仍然難以統一,但筆者覺得,對于一個關鍵問題的思考和理解,對于O2O創業和從業者來說至關重要。那就是:O2O模式賺的錢究竟從哪兒來的? 對這個問題理解透徹,才能真正挖掘O2O的盈利潛力,而不會“貌合神離”。
想清楚,O2O賺的錢從哪兒來?
我先用一句話嘗試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在一切O2O經營中,所賺的錢基本來自這兩個方面:(一)對接閑置資源,提高利用效率,帶來價值增值。O2O這種模式,實質上對接了實體商業中未被充分利用的那部分“閑置”資源的供給和需求方,從整體上提升了實體商業資源的利用率,從而創造了增量價值,大眾點評、嘀嘀打車等都是這樣的例子。(二)提升消費體驗感,增加客戶支付意愿,帶來價值增值。O2O模式利用技術優勢帶來了更優質的服務體驗,使得消費者效用提升進而愿意支付更高價格,從而創造了增量價值,這方面蘇寧云商是個很好的例子。
第一個盈利來源:對接“閑置”資源
O2O模式第一個本質盈利的基礎,在于這種模式對接了實體商業中未被充分利用的那部分“閑置”資源的供給和需求方,從整體上提升了實體商業資源的利用率,從而創造了增量價值。
以下分別以餐飲娛樂、購物消費和生活出行三個方面的案例說明O2O模式是如何對接未被利用的“閑置”資源,從而創造新增價值的。
如果一種所謂“O2O”經營模式,沒有做到這一點,那么很可能會失敗,因為其喪失了O2O模式的一個本質的盈利基礎。
需要提示的一點是,這種“對接閑置資源”的盈利模式,更多將體現在“O2O平臺”類型創業,而不是單個傳統商戶自身的“互聯網化”類型創業。邏輯很好理解,你所創造的價值來自于在你的企業為社會資源提高效率所節約的“成本”那部分價值,只有平臺型企業能夠覆蓋足夠多的商戶和消費者,創造出足夠大的“價值增量空間”。而單獨的傳統商戶進軍O2O,更多要從下面第二個盈利來源——提高消費體驗感來入手。
第二個盈利來源:提高消費體驗感
提高客戶消費體驗感,本身是實體商戶通過改變自身服務質量、服務環境來做到,O2O模式如何做到提高消費體驗感? 我覺得一個可以切入的點就在于會員精細化管理,通過會員精細化管理,來增加客戶的被尊重的感覺、增加客戶享受服務體驗的便利性,從而增強會員的粘性和活躍度。
舉例來說,傳統服務業通常是單向服務,客戶的反饋商戶無法第一時間知道,更難以第一時間回答,如果利用微信或其他溝通平臺,就能和客戶建立更好的及時互動關系,增加客戶的“被尊重感”;此外,在傳統商業模式中,很難對于客戶的消費行為有細節的跟蹤,例如某個客戶到店就餐,一周來幾次?什么時候來?喜歡吃甜的還是辣的?消費時長?消費金額?對什么樣的優惠推送感興趣?這些問題都無法回答,但這些確實最最重要的消費者信息。試想當你邁入餐館,掃描桌上的二維碼優惠券時,服務員已經清楚了解了你的口味、消費類型,并作出恰當的推薦時,你的感受是多么好。
當然,很多商戶會面臨所謂的技術問題和投入產出比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只能是暫時問題,沒有什么能夠阻擋技術的便捷化和低價化趨勢,提前布局,先占據流量和口碑的制高點,有時候更加重要。
筆者認為,O2O模式的創業者和經營者應該認真回答筆者提出的這個問題,并且結合自身情況,從兩種模式中確定自身的定位。如果一個O2O的模式既沒有對接“閑置”社會資源,提高資源效率,又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消費體驗,那么這種O2O模式將注定失敗,它的存在也只能是暫時的。
- 該帖于 2013-11-20 15:5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