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還是OandO?
事實上,電商和實體零售的交集從來就不只是競爭,還有融合,更有跨界的強強聯合。天虹從1998年就開始了電商的嘗試,如今銀泰后來者居上,高調觸網,并表示“明年就可實現盈利”。阿里系是線上布局線下鏈條最早的一家,2006年收購口碑網,之后注資美團網,打造本地生活平臺。“從這個角度講,O2O這個模式表述本身就是錯誤的。online and offline是雙向的,而非單向,而且各自形成閉環”厲玲這樣告訴記者。“OandO或許比O2O更能形象的描述這個行業的發展現狀�!�
實體零售怎么介入電商?
線上線下雙方都在為各自的“閉環”尋找合適的鏈條。截至2012年,連鎖百強中已有62家實體零售商加入了電商大軍。他們介入電商的原因千差萬別,但有一點是達成共識的。隨著人力、租金等開店成本的不斷攀升,傳統零售業的利潤越來越薄,除了加快自身調整步伐,新增渠道與盈利模式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嘗試。那么,以怎樣的模式介入電商成了一個難題。
“實體零售商可以做電商,但前提是要做好線下生意,實體店都做不出利潤,怎么能保證線上會掙錢?怎么有錢投資線上?“厲玲警示道,“再不要做天貓那樣的大平臺,要考慮到自己的優勢,考慮到和天貓的差異。”
“電商的發展空間很大,現在的局面相當于90年代初,當時杭州只有一家解百,杭州大廈、銀泰這樣不同定位的企業出現了,剛好與其避開鋒芒錯位競爭�!�
打折促銷不是電商的原創
國外消費者選擇網上購物的首要動因是便捷,而國內消費者更看中價格�!昂髞碚叨际菑拇蛘坶_始的,低價最容易吸引消費者�!眳柫嵴f,“電商走的路,實體零售其實已經走過了”“一個百貨業的高管和我講,淘寶就像之前的市場,我們都是從售賣假冒偽劣起家的。天貓就像現在的百貨店,打折是我們吸引消費者的促銷手段之一。”
和大多數品牌商一樣,厲玲在做顧問的一個服裝品牌也在其天貓旗艦店打折清庫存�!�我想和所有的供應商說,不要在天貓打折,不要在天貓開庫存店,會影響品牌形象。庫存可以放在唯品會去銷售�!�
“今年11月,1號店聯合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等全球美護品牌啟動了”品牌直通車“項目,厲玲認為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事件,”只做正品,不打折,對這個行業的影響太大了�!�
大數據時代,電商比實體零售商更了解消費者?
除了價格,電商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大數據”。消費者訪問了哪些商品詳情頁?在哪些頁面停留的時間更長?上次購買了哪些商品?系統都可以監測并記錄。目前,電商平臺對這些數據的利用主要以推薦相同或相關品類商品為主。
“為什么把消費者想得那么機械呢?消費者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你怎么知道推薦的商品就是顧客喜歡的呢?你怎么知道推薦的商品就正好是顧客需要的呢?剛購買了一盞燈,下次登錄系統推薦給我不同款的很多燈,我還會買么?”
“最關鍵的是,大數據怎么轉化成銷售額?怎么轉化成利潤?怎么轉化成顧客滿意度?”厲玲很認同對數據的記錄,但是對轉化率問題提出了質疑。
聯商網:您覺得馬云很懂零售嗎?
厲玲:我認為馬云不太懂零售。他在很多場合揚言要打垮某行業,要革命,要變天了。這不是一個零售商應該有的意識,商人追求共同繁榮,賺自己應該賺的錢,而不是讓別人沒錢賺。在零售業發展的今天,我們都要有互聯網的思維,變得更加開放。另外,要有商業思維,高調低調沒關系,關鍵是要平和要多贏,你賺不完所有的錢,客觀上大家都是幫你賺錢的人,誰都有缺點和不足,誰都要與時俱進的改變。
馬云的光環讓大家都有點迷失,不要以為他和他的企業有什么不一樣。電商和傳統零售商是一樣的,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都在吸引就業,都為社會做出了貢獻。消費者和政府都應該感謝這樣的企業。
聯商網:您覺得今年的雙11成功嗎?
厲玲:我曾經問一個零售行業的媒體人,今年的雙11和去年的相比怎么樣?他是這樣回答的“如果滿分是100分,去年天貓本來能得50分,物流等因素又讓其失掉了一兩分,最后的得分是48~49分;今年可以得70分,但是又要減掉20分,為什么要減分呢?第一,有供應商(居然之家等)開始抵制它了;第二,有更多的同行(京東等)開始與它競爭;第三,銷售額沒有達到天貓內部的既定目標。所以他認為,去年和今年基本持平,沒有進步�!�
還有一個資深人士的觀點“今年的雙11沒有去年的好,得分也沒有去年高,為什么呢?第一,2011年銷售額是52億,2012年銷售額是191億,四倍的增長。今年的銷售額是350億,增長的倍數沒有去年多,也沒有完成預期目標;第二,今年的350億中,包含許多非零售的東西(保險、基金等);第三,今年的消費高峰出現比較靠前,去年的高峰來的晚一些�!�
百貨行業從假冒偽劣到消滅假冒偽劣,從打折促銷到出現杭州大廈這樣的高端店,隨之便是銀泰這樣的流行時尚店誕生,行業開始多元化,實現充分競爭。實體零售業披荊斬棘跌宕起伏走過的二十年,電商會用多久走完全程?無限可能的開放式結局讓我們滿懷期待。
[公告] 聯商網的各位小伙伴們,有關零售業,你們有什么想問厲玲女士的么?可以在評論中提問。聯商網會甄選一些問題代為轉達。如果你覺得“一言難盡”,也可以直接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碓矗郝撋叹W)
馬云的光環讓大家都有點迷失,不要以為他和他的企業有什么不一樣。電商和傳統零售商是一樣的,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都在吸引就業,都為社會做出了貢獻。消費者和政府都應該感謝這樣的企業。
還是老零售人看待問題比較冷靜,語言比較理性犀利,可以這么說,電商永遠無法取代零售,這是個必然結論,只是在發展過程中對傳統零售帶來了一些避免不了的沖擊而已;只是中國的傳統零售變革和創新的速度太慢沒有新興的電商發展速度那么快而已,任何行業前期都是剛開始發展的時候速度快后期速度慢下來這樣一個特點。支持厲玲!
甲方的高層試了也不需要自己商場里買啊,內部價比電商還便宜,即便在商場里偶爾象征性購物也是為了鼓舞士氣,甲方的基層營業員嘛還是網上買把,除非工資一半改發商場購物卡(如果黃牛9折以上收卡嗎,還是買給黃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