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解百重啟收購杭州大廈 厲玲助力? 杭州武林廣場商業中心,暗涌著面對面矗立的銀泰百貨、杭州大廈等零售巨頭的商戰。有知情人士透露,數年前,銀泰曾動過收購杭州大廈的念頭,可惜未成事。
然而,這家全國知名的奢侈高端定位商場——杭州大廈即將被規模遠小于自己的杭州解百控股。《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日獲悉,杭州解百擬向杭州商旅發行股份購買其所持商旅投資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其中杭州解百擬向杭州商旅發行399751671股股份。交易完成后,杭州解百將持有商旅投資100%股權,商旅投資持有的杭州大廈60%股權也隨之注入上市公司。
被擱置的收購計劃
杭州解百披露,其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7.7億元,將用于支持重組后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提高本次重組整合績效。
杭州解百收購杭州大廈的計劃由來已久,此前杭州解百已公布上述收購重組計劃。為此,杭州解百還一度停牌。可惜之后杭州解百公告披露,該公司董事長周自力、總經理王季文以及董事會秘書諸雪強接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而被調查,這讓重組事宜一度被擱置。
對于此次重啟重組收購計劃,杭州解百方面表示,雖然中國證監會對該公司及部分高管的調查結果還沒定論,但并不會影響重組進程。
談及此番重組的理由,杭州解百的官方回答是,杭州大廈和杭州解百的主營業務均為百貨零售,兩者分別占據杭州市兩大核心商圈——即武林商圈和湖濱商圈的中心位置,杭州大廈定位高端名品百貨,杭州解百定位中端城市綜合消費。本次重組完成后,杭州大廈和杭州解百將在同一上市公司平臺上進行運作,有利于上市公司形成有利的市場布局,開展多品牌、差異化經營,以更有效地應對市場競爭;同時可以消除同業競爭、減少潛在關聯交易。
杭州解百剛發布的2013年半年報披露,其面臨持續的消費疲軟、激烈市場競爭,報告期,杭州解百營收9.944億元,同比減少1.9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704萬元,同比減少19.24%。
“蛇吞象”的背后
業界戲稱,中國有四大名商廈,任何一個高端品牌想成功,必須在上海恒隆、杭州大廈、北京新光、長春卓展取得一席之地。經過四大商廈“洗禮”,即便是原本知名度不高的品牌也能賣出好價錢。
“但杭州大廈并非一開始就走奢華路線,杭州大廈的起步也僅是中端,但近10年來越來越火爆。我們業界有個故事說,當年杭州大廈負責人想招商LV這樣的一線大牌,LV方面問及杭州大廈都有哪些高端品牌時,該負責人興奮地說有觀奇洋服,因為那是當時杭州大廈最拿得出手的品牌。雖然觀奇洋服品牌不錯,但與LV還不算同一檔次,據說當時LV方面聽了這樣的招商介紹后,就基本沒有太大興趣入駐了。”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不過杭州大廈堅持將定位拉高,從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當訪問學者回國后的厲玲加盟杭州大廈并任職總經理,其后,杭州大廈從杭州十大商場排名第九躍居到第一,并實現當時國內商場“每平方米創利第一”的業績。厲玲因此被冠以“百貨業鐵娘子”稱號。
杭州大廈的驕人業績與杭州解百形成鮮明對比。杭州大廈2011年營業收入47.89億元,凈利潤3.87億元;杭州解百2011年營業收入22.1億元,凈利潤0.77億元,不論是營業額還是利潤,杭州解百都遠低于杭州大廈,故而杭州解百收購杭州大廈六成股權被業內戲稱為“蛇吞象”。
知情人士透露,武林廣場最先由杭州大廈帶起商業氛圍,之后銀泰百貨等紛紛在此開店,數年前,喜好并購的銀泰曾有過收購杭州大廈的想法,因為對銀泰而言,一旦收購成功,則武林商圈便成為銀泰的天下,周邊其他百貨店不是銀泰系的對手。
“可惜杭州大廈的國有控股背景讓民營企業的收購夢想并不容易實現。而杭州解百雖然規模不如杭州大廈,但其國企背景很匹配。因此杭州解百通過購買杭州商旅持有的商旅投資 100%股權獲得杭州大廈60%股權極可能與上級集團安排有關。”零售業資深人士丁利國分析,杭州解百已是上市公司,集團層面或許認為將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更符合資本運作規律。
頗有意思的一點是,“鐵娘子”厲玲離開杭州大廈后加盟過銀泰,其在任5年中,銀泰百貨效益增長10倍,被稱為“銀泰奇跡”。但之后其輾轉深圳后的發展業績并不理想,最后厲玲又回歸杭州,任杭州解百高級顧問。這也讓業內猜測,此番“蛇吞象”收購,是否也有“鐵娘子”的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杭州大廈業績不俗,但其擴建后有A、B、C、D數座建筑,面積近14萬平方米。公開數據顯示,杭州大廈2012年營收46億元,而在其對面、面積3萬多平方米的銀泰武林廣場店年營收30多億元,以此計算,銀泰武林廣場店的每平方米營收高于杭州大廈。
未來被杭州解百控股后,杭州大廈是否會做出策略性調整,仍是未知數。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樂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