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登明
前言:
30余年來,SAP通過其應用軟件、服務與支持,持續不斷向全球各行業企業提供全面的企業級管理軟件解決方案。本文所提到的SAP R/3即是SAP 最為核心的ERP系統。SAP R/3是一個基于C/S結構、開放的、集成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其功能覆蓋企業的財務管理、生產管理、供應鏈管理、質量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各個方面。海鼎零售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海鼎系統)基于近二十年的行業積累,在零售IT行業已日臻成熟。
在某個國內大型零售連鎖用戶的零售管理軟件選型中,海鼎有幸脫穎而出。而該企業本身在供應鏈等領域已先行應用了SAP R/3系統,為了實現用戶企業內部的信息集成,海鼎便與SAP R/3展開了信息化的集成。由此案例抽象出若干共性的集成方法論。
1. 長遠投資,高額回報
從客戶公司(集團)的發展戰略上來看,信息化浪潮已席卷全球,任何企業不能置身事外,尤其是大型連鎖零售企業。大型連鎖零售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上的高額長遠投資是必須的,因為其回報是無可估量的,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支撐企業高速擴張,實現有效管控
SAP R/3系統的優勢在于實現集團化管理。它以體系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和管理者提供決策運行的手段和平臺,實現對集團財務、生產、物流和分銷的全面信息化管理。
海鼎系統(這里包括HDPOS/OTTER/JPOS等)的優勢在于實現扁平化管理,它以靈活的系統配置適用于多元組織架構,并將管理觸角延伸到零售終端,有效管理加盟商和直營門店,使企業快速適應市場變化,把握顧客的心理需求。
海鼎系統與SAP R/3的集成旨在將兩大系統的優勢有機整合起來,解決連鎖零售企業集權與分權之爭的管控難題,支持企業走在高速擴張的道路上。
圖,海鼎系統與SAP集成關系示意圖
2)塑造良好形象,彰顯品牌價值
SAP R/3屬于國際高端ERP系統,尤其擅長大后臺的處理。大型連鎖零售企業在運用了SAP R/3系統后一定程度上是品牌的象征。海鼎是中國領先、客戶首選的零售與流通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海鼎系統在零售和流通行業的專業度一直廣受好評。因此,海鼎系統與SAP的集成是一種在不同專業度方面的互補和強強聯手。
3)打造核心競爭力,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ERP系統的目的在于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SAP R/3與海鼎系統的集成就是為了降低管理運營成本,提升協作機能,增進企業效益,這個目的的實現無疑將是連鎖零售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客戶企業一旦建立了這種能力,將形成競爭對手難以復制和趕超的優勢。因為SAP R/3與海鼎系統的集成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具有相當高的難度且不小的代價。
2. 信息共享,快速響應
從整個公司的供應鏈條上來看,以縱向一體化發展為導向的大型連鎖零售企業必然希望供應鏈系統各個環節能有效銜接,并達到效能最優化。
1) 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資源共享
信息孤島是指相互之間在功能上不關聯互助、信息上不共享互換以及信息與業務流程相互脫節的計算機應用系統。
海鼎系統與SAP R/3的有效集成,將會打破連鎖零售企業內部的信息孤島,讓企業信息資源按照規范的業務流程,在各個部門之間流轉順暢,在兩大系統之間同步更新,實時共享,最終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2) 梳理簡化流程,實現快速響應
海鼎系統與SAP R/3的有效集成將企業從采購、生產、物流、分銷到最終的零售各個供應鏈的環節無縫地銜接起來,系統的應用也使整個企業的業務運作流程得以重新梳理和簡化,并在一定階段內得以固化,一旦整個供應鏈系統協調運轉起來,來自零售終端的市場變化和需求將會以最快的速度得到響應。
在連鎖零售企業的信息化規劃中,SAP R/3和海鼎系統各司其職,SAP R/3負責采購、生產、物流和分銷板塊,海鼎系統負責終端零售板塊。在兩大系統對接之前,門店跟工廠之間的業務都是借助電話、傳真等手段來進行溝通,此業務模式下需要配備大量人員,溝通過程低效率、耗時長,而且容易產生差錯,由此導致了公司和加盟商之間的諸多矛盾。兩大系統對接后將會實現高效、自動的數據交換,以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效率和準確性,有效消除信息孤島。為了達到集成成功的目的,必須設定以下集成原則和注意事項:
1.集成原則
1) 基礎數據來源的唯一性
基礎數據是業務在系統中流轉的前提,對于連鎖零售企業來說,對接的基礎數據主要指商品資料、品類資料、貨品組織經營范圍、門店資料、加盟商資料。基礎數據唯一來源于SAP R/3,即基礎數據在SAP R/3里進行維護,然后通過數據交換程序,海鼎系統自動實時接收來自于SAP R/3的基礎數據。
2) 業務需求發起源的唯一性
業務需求發起源唯一是指某個業務的發起只能由兩大系統中的一方發起,再傳給另一方進行處理,處理完后再反饋給發起方。例如門店叫貨、退貨、收貨差異等業務流程的發起方必須為海鼎系統,SAP R/3系統通過數據交換程序接收來自于海鼎系統的業務單據并進行處理。
3) 業務單據流轉的完整性
業務單據流轉的完整性是指在整個業務流程中,單據會在兩大系統來回流轉處理,在每次單據的數據交換過程中,必須保證單據的總數是一致的,每張單據中的數據列是一致的,即不能出現漏單、多單和單據數據列缺失的現象。
4) 業務單據處理的時效性
業務單據處理的時效性是指業務單據要及時處理,當日應該處理的單據必須當日處理,可以設定單據在某個環節處理的截止時間點,若過了此時間截止點,則此單據作廢無效。例如,SAP R/3系統在每天下午4點前要運行MRP,因此要保證在下午4點前來自于零售管理信息系統的叫貨、收貨差異等業務單據要在SAP R/3系統處理完畢。
5)單據數據回傳的準確性
單據數據回傳的準確性是指單據中關于代碼、數量、規格、價格等數據準確無誤,要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就要保證雙方接口規則的一致性,例如雙方系統中關于商品的規格和單位不一致,可以通過在接口規則中設置轉換公式,通過轉換規則來獲取各自所需的數據和格式。
2.集成注意事項
1) 接口集成雙方目標一致
所謂接口集成雙方目標一致是指集成的目的在于實現兩大系統協同運行,資源共享。這是保證集成成功的最大前提,雙方需要在數據交換方式、交換內容、交換時間和交換頻率達成一致,只有雙方目標一致了,才能擱置爭議,本著合作的態度去完成接口事宜。
2) 接口集成雙方分工明確、責任清晰
既然是接口集成,自然涉及到雙方各自的開發任務和職責問題,接口界限明確和清晰是接口事宜有效開展和完成的前提,雙方在各自的系統領域占有優勢,通過協調會議明確各自的任務,一旦出現問題影響到接口項目的進程必須追究相應的責任。
3) 接口維護溝通機制的建立
在接口開發工作完成后,整個接口項目其實進入了接口維護階段,雖然接口開發已經完成,也經過了系統集成測試,但是實際業務往往很復雜,雙方接口還需要在實際的業務場景中接受檢驗,往往還會出現很多問題。因此接口維護溝通機制的建立顯得尤為重要,這個機制不僅包括接口雙方責任人,更重要的是以業務流程的角度來設定問題投訴和解決的通道,即問題源在業務部門,業務部門出現問題首先判斷是否屬于接口問題,若是,則按照事先約定的程序尋找責任人和解決方案。
1)海鼎系統與SAP R/3交換數據范圍
交換數據范圍其實反映的是雙方系統的功能劃分問題,前面已經講到SAP R/3負責采購、生產、物流和分銷板塊,海鼎系統負責終端零售板塊,根據雙方集成原則,這兩個板塊銜接和交換的數據范圍主要包括基礎資料和業務單據這兩大塊,其中基礎資料包括商品品類資料、貨品條碼資料、貨品規格資料、商品資料、門店資料、加盟商資料;業務單據其實是以門店作為發起源而流轉開來的單據,包含門店報單、門店收貨差異單和門店退貨單。
2)海鼎系統與SAP R/3交換單據流程
①主數據資料
圖,主數據資料交互圖
②門店報單
圖,門店報單示意圖
③配貨出貨單
圖,總部審單發貨示意圖
④收貨差異
圖,門店收貨差異處理示意圖
⑤門店退貨
圖,門店退貨處理示意圖
3)舉例說明
以某大型連鎖零售集團為例,下圖簡要地描述了從門店報單到門店收貨的整套流程。
圖,門店報單及收貨流程
門店發起報單經過加盟商或區域經理的審核,審核通過后,海鼎HDPOS系統將門店的叫貨單存儲在配貨池,配貨池自動地按照不同的倉位對叫貨單進行拆單,若同一門店當天先后叫了兩次貨,配貨池可以實現單品覆蓋,即以后一次叫貨覆蓋前一次叫貨。
配貨池的任務結束后,HDPOS定時進行自動配貨,將叫貨單轉化為配貨單,分公司系統操作員審核配貨單無誤后,配貨單通過Exchange服務器將配貨單的數據發送到SAP R/3。
SAP R/3會根據配貨單自動創建銷售訂單,然后創建并打印交貨單,物流司機攜交貨單發貨到門店,門店進行收貨,同時Exchange服務器會接受來自SAP R/3的發貨信息,反映到單據上為配貨單狀態變成已發貨,門店在收到實物后,要在系統里填寫統配收貨單,最后配貨單的狀態會變為已收貨,代表門店叫貨-收貨的整個流程結束。
此外,業務與財務的集成任務由SAP R/3完成,SAP R/3在創建和打印完交貨單后會進行發貨過賬和開票。至此兩大系統之間和SAP R/3系統內部的業務對接與集成實現。
1)網絡拓樸
圖,網絡拓撲結構示意圖
整個網絡拓撲的特點如下:
①采取了中間數據庫的接口方式,由雙方系統編寫任務來定時發送、接收和處理這些數據,此方法適用于大數據量交互的批量調用,以減輕各自系統的壓力;同時,這種方式也便于隔離數據異常,能更快速地定位和解決接口數據異常。
②海鼎系統與SAP R/3交換服務器(簡稱Exchange服務器)存放在總部機房。
③海鼎系統總部服務器和Exchange服務器在同一個內網內進行連接;Exchange服務器與SAP R/3之間也使用內網連接;Exchange服務器與海鼎系統分子公司之間使用當前現成的VPN數據通訊線路。
④Exchange服務器是由兩臺硬件服務器組成,為避免單點故障,Exchange服務器需要配置成雙機熱備方案。
2)交換原理
基于以上的網絡結構,使用分布式數據庫的技術,在Exchange數據庫和海鼎系統數據庫兩臺服務器之間建立分布式數據庫連接;具體的數據交換邏輯都將全部基于分布式數據庫連接之上。具體在功能部署上分布式數據庫的每一個節點都存在“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兩個功能。
n 數據發送過程
①刪除本地過期資料,對過期的判斷標準為遠程已記錄接收更新信息;
②將本地數據發送到本地發送緩沖,并記錄發送日志;
③記錄本地發送更新信息。
n 數據接收過程
①判斷遠程是否有資料發送,判斷的標準為遠程已記錄發送更新信息;
②從遠程更新數據到本地接收緩沖;
③記錄本地接收更新信息;
④從本地接收緩沖接收數據到本地資料,并記錄接收日志。
n 接口數據交換的功能與特點
①自動糾正誤差:可以將接收日志發送到遠程,由遠程進行發送日志和接收日志對比,從而可以糾正發送和接收之間可能存在的誤差;
②自動過濾重復數據接收:重復發送的數據,可以進行自動過濾,不會造成數據的重復接收;
③數據庫級別的用戶驗證:在訪問遠程數據庫都需要經過遠程數據庫的用戶驗證后,才能夠被允許連接遠程;還可以定期修改用戶驗證密碼。
④數據表級別的數據保護:從遠程只允許訪問特定的數據表,限制遠程連接不會對其他不相關的表進行訪問;
⑤跨數據庫級:可以在同種數據庫,或者異種數據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服務器的操作系統無關。
⑥自動定時交換數據:可以使用數據庫任務或者操作系統的任務功能進行自動定時的數據交換。
此次海鼎系統與SAP R/3的信息化集成是成功的,實現了基礎資料的標準化和統一化,信息流資源的開放性、共享性和安全性,使訂貨、生產、配送、收貨、零售等一系列環節規范化和透明化,總部能夠實時監控門店的進、銷、調、存等業務信息,各個業務部門也實現了協同辦公,避免了各自為政的狀況。從而,充分利用已有的IT資源實現IT內部不同系統之間的融合,達到流程、信息和服務三者有效整合的目的,最終為客戶企業創造商業價值。
- 該帖于 2013-12-23 16:4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