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誰是行業的領導者?此命題一直以來是眾多學者討論的話題,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再到汽車,如今正向新能源汽車發展,房子也一樣從草房到瓦房再到樓房,如今走向功能型智能化住宅。20年前手機還是少數富人才擁有的物品,如今小學生都有一部。期間的行業變遷造就了一個個輝煌的品牌,也因行業的發展如今變得默默無聞,鳳凰自行車,錢江摩托,波導手機都曾經輝煌過。。。。。。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興的行業迅速崛起,專業做搜索的百度,即時通訊的騰訊,網上商城的阿里巴巴迅速的占領了我們的電腦,也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更多的細分行業如金融網站和訊,金融界,搜狐財經,東方財富都在相對領域里擁有大量的流量資源。隨著十幾年的跑馬圈地,互聯網公司已經形成了群雄割據的勢態,各自在自己的領域形成固態的資源,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如今很難進行市場再分割。
那么究竟誰是未來的行業領導者?筆者認為,傳統行業將再次崛起,如商業百貨,食品飲料等,這些行業看到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就開始與網絡結緣,如今的二維碼查詢系統,大家應該比較熟悉,買瓶飲料手機一掃就知道品名與各地的銷售價格,這些都是一個新的開始,以后的精品百貨注入這些經營理念后,消費將是線上線下同時可操作的一個快樂過程,有體驗,有透明的信息查詢,這將改變我們的消費習慣。從而造就強大的物流行業與商業連鎖,精品百貨業,這些行業的繁榮將拉動消費大幅增長。國民經濟的三架馬車之一的消費將在透明的信息下領軍前行。
誰能占領這個高地?目前情況看,各大商業百貨都在積極與騰訊的微支付,阿里的支付寶合作開發網絡平臺,以傳統的門店結合網絡平臺進行營銷的O2O模式正在醞釀,這是個機會也是挑戰,因為要做到線上線下的結合需要龐大的信息處理能力與實體門店基礎,而這些條件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雖然前景很好,但執行起來比較困難,一個龐大的銷售體系相互合作起來內耗也會很嚴重,客戶的購買習慣各有不同,客服人員需要全時在線。
電商時代競爭相當殘酷,最后的贏家占有著大量的資源,如阿里在電商領域完勝京東,京東的補貼政策,燒錢戰略跑馬圈地始終沒贏過阿里的“雙十一”,京東上市之路坎坷艱難,若最后不幸破產將成為一個傳奇的商業失敗案例。
傳統行業轉型O2O營銷相對來說會安全很多,畢竟門店與品牌是固有的資產,加進來的網絡平臺維護上若有相對高效的管理,就能有效的降低內耗,形成良性的客戶資源循環,客戶量的驟然上升,自然會帶來高效的盈利。所以未來高增長行業不是擁抱著互聯網的傳統百貨業的話,還有誰可以問鼎這項殊榮?
(和訊理財 作者:姜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