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蕩氣回腸的過去了,2014華彩啟幕。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字眼,O2O、跨界、體驗、大數據、微時代、自媒體……每一個人都在信誓旦旦的說,零售的春天沒了,零售的寒冬已悄然而來。每一個零售人都在考慮如何做好品牌推廣,如何讓銷售數據飛漲,如何渡過寒冬……
一、 這是一個消費者致上的時代
產品過剩是這個時代的主題,渠道為王降低了運營成本(也就是網絡營銷,筆者認為O2O,只是渠道的改變,并沒有改變銷售的實質),于是消費者成為市場的爭奪主角,所謂的體驗式消費,所謂的大數據,無非是更精準界定消費者,整理合消費者信息,為了達到更精準華的傳播,而這些林林總總,歸根結底,就是做好顧客服務,消費者致上,于是我們看到胖東來成功,海底撈成功了,我們從來不缺乏市場,從來不缺乏顧客忠誠度,缺乏的是始終如一的執行力,矢志不俞的把握顧客致上的方針,將服務進行到底。
二、 這是一個銷售的時代
每個消費者也將成為一個銷售者,信息的快速傳播,渠道的不斷細化再細化,于是每個消費者都可以逆生長成為銷售者,在消費的同時體驗商品,在圈內或者特定的渠道內進行再次銷售,全民將迎來銷售高鋒,這些我們可以從微信朋友圈看到風聲水起。同時金融機構的改革也將讓銷售成為時代的主題詞,馬云與國家領導人的會面,我們是否看到了背后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金融政策呢?
三、 這是一個“消廢”的時代
地球是平的,信息的高速傳播,讓一則信息尚未深入人心,已經被刷到底側,碎片化記憶印證了信息傳達的有效到達率。于是有人說這是一個自媒體時代,信息——接受——整理——再傳播,于是有了自媒體,當自媒體日趨狀大的時代,強化了銷售,更多的信息變成了圈內的銷售信息。
某一天我們以一個消費者的身份選購了一種商品,忽然發現多買有優惠,于是消費者成了銷售者,于是粉絲經濟,圈子效應開始產生。
筆者不看好O2O,那是渠道的雞肋,但是筆者看好粉絲團購,每一個消費者都自成一個星球,有著自己的太陽系。營建著個人的商業帝國。
這是最好的時代,不需要大資本,不需要大投入,簡簡單單,一個微信,一個分享,一個公共平臺,足亦讓你光芒四射。
這是所有草根最好的春天,只要你敢,你就可以逆天。
這是最壞的春天,你隨時會被碎片化的信息湮滅,等待或者行動,你可以隨心所欲,只要你敢你就能。
這就是我們最好的時代。
- 該帖于 2014-3-5 14:3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