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場做物流
二、商場做線上商城
三、商場做單品管理
商場做物流,商品二維碼,商家可以掃碼下單線上或線下付款,然后商場做物流配送。
線下顧客付款后顧客不用拎著大包小包了,無形中可以增加顧客的購買量
商場在自己的自營品牌品類上多下功夫,可以提高毛利率
商場做物流也可以增加收入(配送費),當然,配送費不由顧客出,而是由商家出
這樣提高了客戶的購物體驗,基本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還可以打造一些線上或線下的差異化產品,引導消費者去線上或來線下。
3沒太明白什么是單品管理,說的不太具體。先對1,2談我的看法。
一、商場做物流
這個是完全不靠譜的,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分工變細是趨勢,是不可逆的,專精的服務商才是趨勢。商場自己做物流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消費者在商場購買后,委托商場代發快遞,是可行的,但是這樣會進一步壓榨商場的利潤,我感覺從實際層面,沒戲。
二、商場做線上商城
這個,我其實是這樣認為的,百貨有被電商打的很慘么?我一向認為是沒有,taobao的問題后面說,就b2c而言,目前沒有b2c在贏利,可大部分大百貨其實是贏利的吧?百貨利潤降低,還不如說是現金卡的被禁,還有大量2b品牌自己不爭氣造成的,服裝類的商品,本來就應該是追求品牌附加值的提高而不是成本的降低,長期以來中國零售業的落后,造成了大量2b品牌商躺著就能數錢,這些品牌給電商干掉,我只能說,活該。好的零售品牌,網上商城只會是一種渠道,定價和實體店應該是一樣的(這點受各國稅法不同,可能有所區別,比如美國稅法就可能造成網店低),品牌掙錢在附加值,而不是在成本。taobao其實也一樣,大部分taobao銷售商品,都還停留在原始的成本+適當利潤=定價,這個基礎上,在產業上,還停留在動物園的水平,可以講,taobao,對中國的品牌發展,沒有起到哪怕是一丁點的促進作用,把應該追求品牌附加值的東西,拉回到近身肉搏的地位上。
在國內尚沒有真正電商的現在,讓商場去搞電商,我感覺只能讓他們死的更快。而且說句實話,我并不認為電商是中國零售業的甚至是世界零售業的完全發展趨勢。amazon 10年來的銷售額飛速增加,并沒有給他帶來利潤的飛速增加,這還是建立在美國稅制下,amazon可以比實地店少5-10個點售價的基礎上。
2014-03-30 08:43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單品管理可以實時知道每款商品不同花色尺碼的庫存,還方便打通線上下的庫存,保證庫存準確性
有助于商場做數據分析
彌補大類碼管理方式導致的商場只知道大概情況的不足,暫時我想到的就是這么多,其他的我還需要組織下語言,
不過中國百貨業已經經過了一個高速增長的階段,但維持現在狀態并不能保證還能持續這個告訴增長趨勢,正所謂“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達”,當現行的模式已經潛能將盡的時候,開發新模式,走出新路子,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當然,我所表達的也只是我的個人的一些想法看法,希望大家暢所欲言,能有更好更實際的想法供大家互相交流,探索。
2014-03-31 09:51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您說的確實是很大的問題,不過現在的大類碼管理有很大的缺陷,有些商場也想進行單品管理,但是苦于沒有合適的實施方式
關于買手的培養和如何留住人才的問題,這個要看經營者的魄力了,這種軟實力才是企業強大越做越強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