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樓主
光影社從事廣告視覺工作多年,一直在告誡自己:做視覺但不做視覺的俘虜。
這句話怎么理解?簡單的講,有兩層意思。其一,做廣告視覺一定要真實,而不是給消費者玩障眼法;其二,不是為視覺而視覺,要準確傳達品牌的主張。
其一,誰的障眼法?
所謂障眼法,就是利用視覺來欺騙消費者,而為廣告主贏得黑心的利益。每年3·15都會有一些企業被曝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利用視覺來騙人。尤其是減肥產品,明明沒有效果,卻要背著良心PS出一個個減肥前后的對比照片。作為企業,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而作為廣告制作單位,就是觸犯了道德底線和法律。在充滿誘惑的商界,需要我們做視覺的要把住“真實”這一關,否則就應該得到公正的處罰。
其二,誰準確傳達品牌主張?
廣告視覺不是目的,傳達品牌的獨特主張才是關鍵中的關鍵。我們經常講,先做對再做美,爭取將品牌做到對的和美的完美結合,這才更有意義一些。這里請特別留意“準確”二字,而并非脫離產品事實的夸大其詞。再拿減肥產品做案例,把純粹的瀉藥拿來當成減肥藥賣,這樣的前提已經錯了,但一些不良廠家還要主張自己“營養減肥”、“調理瘦身”等概念。看似自己的品牌主張傳達了,但完全是在忽悠消費者,何談“準確”的品牌主張?無疑錯上加錯,以訛傳訛罷了。在多年的廣告視覺當中,光影社特別謹慎,不會為了五斗米而折腰,今后也不會為這樣的企業去拍攝所謂的廣告視覺。
誰在繼續營造虛無的熱點?
泛泛而談似乎有些空洞,光影社張輝專門舉一個目前炒得很熱的產品“猴頭菇餅干”。
君不見當下有一種叫“猴頭菇餅干”或“猴菇餅干”的產品,讓一些胃病消費者產生了好奇,并開始逐漸消費。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國內至少有五個企業在做猴菇餅干。它到底是什么東東?為何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以江中制藥、999集團、舒為等代表的幾家企業(品牌),目前都在生產、銷售一種叫猴(頭)菇餅干的產品,并在央視、地方衛視等媒體大投廣告,均不約而同的用滿眼的猴頭菇作為視覺背景,告訴消費者這是可以養胃的餅干。據了解,國家食藥總局規定的保健食品27個功能范圍,與胃有關的有“調節腸道菌群”、“促進消化”、“通便”及“對胃黏膜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四項,而并無“養胃”這一功能。猴姑餅干外包裝上,我們并未發現帶有保健食品標志的“小藍帽”。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猴姑餅干中添加了猴頭菇,但其中約87%以上為其他配料,是否具有對胃腸疾病的保健作用,需要由可靠的醫學機構進行醫學實驗來確認。該產品為普通食品,并不是藥物,也沒有保健食品的批號,它擅自宣稱有保健功效,是一種違法行為。
食品專業技術核心期刊《食品科學》中一篇《猴頭菇多糖研究進展》的綜述指出,猴頭菌的氨基酸和多糖成分能再生和修復胃黏膜上皮細胞。上面這位中醫專家表示猴頭菇對人有益,但做到餅干里會有幾個問題:第一,餅干中加入的猴頭菇用量,能不能起養胃作用目前未知;第二,必須清楚診斷患者是什么性質的胃病,“有些疾病必需治療,不是通過自己養胃就能康復;若只是平時養胃保健的需求,從生活飲食上注意就可以,我不推薦用餅干養胃。”他提到,定時定量進食就好,醫生都不主張胃病患者吃零食。
說了這么多,光影社張輝并非指責某個企業,只是覺得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站在廣告視覺傳達的角度,在產品背景如此不確定的前提下,實在沒有理由去為這樣的廣告主去服務。還是那兩句好話:要以真實為前提,還要準確傳達品牌主張。否則純粹做為了做廣告視覺,不就成了視覺的俘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