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馬云在北大演講,直指中國超市商場太糟糕!短短的文字里信息量較大,馬云、北大、中國、超市、商場;那么在北大演講的馬云是淘寶電商的老板馬云嗎?如是,那在北大的演講是談電商的生意經?是談因生意的成功而引發出來的人生感悟云云;如此邏輯,應是無可挑剔,但馬先生接著對整個中國的另一個他未直接涉足的生意——超市商場的點評就略顯勉強,特別是“太糟糕”的評判,一下使人無語,繼而感到了滑稽、不自量力;無語主要是為馬先生擔心,因他是一個推崇用數據說話的名人,不知道他淘寶天文數據的單日銷售額與超市、商場的銷售交集是百分之幾?!他的公司的生意客群和超市、商場的客群又有多少重疊?在我眼前的馬云瞬間變成了云上的飛馬,變幻莫測,我暈!馬云到底是誰?誰是馬云?
我來回抖了抖發暈的腦袋,方才明白,馬云就是非常非常成功的電商生意人馬云!這是明確的坐標定位了;至于他說了神馬,就當是他趁超市商場們業績正處下行、正在思考、無暇應答之時,偷襲式的營銷炒作吧;只要不暈就好。馬先生的電商生意風生水起并在躊躇進發,祝他走好!但有時看他的書、他的演講,確實會暈;他的思維眾橫交錯得讓人心生敬意,但靜時想想,又頗感馬云先生在他思維跳躍的節點上,經常有疑似概念嫁接或偷換概念之嫌,概念的外延內涵任馬先生揉捏,因為他有單日銷售最高這個底氣;所以聽起來有天女散花般的恣意,很多前衛追捧的概念被硬生生的綁架了。
還是回過來看下超市商場的“太糟糕”吧,改革開放后中國商業的現代化、信息化是始于2000年前后,那時的北京、上海的零售商年會上最集中的關鍵詞是“品類管理、單品管理、BTOBBTOC、智能化、流程、物流等等”。不僅是談,更多的企業已經在做,許多的問題解決方案是和許多世界著名的信息方案公司在溝通;如果不是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創新,很難想象改革開放之初直接面對沃爾瑪、家樂福等等國際巨頭的不在一個等量級的競爭環境下,我國的超市、商場能走到今天;能有今天如此細分化了的品種豐富的業態;特別是對推動中國的零售市場從不規范到規范且達到一定水平和高度;中國超市商場當下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雖有專賣店、折扣店以及電商等的蠶食,但更主要的是自身業態細分、管理創新、深度服務等不足造成的。對此,中國超市商場不僅僅不是馬先生所說的“太糟糕”,而應是要為其立一塊豐碑的!
我親歷過超市商場從經驗管理到檔案管理以及OA智能管理;從算盤到電算化再到ERP,也經歷過從產地裝車拉貨到立體倉儲統一配送以及三方物流;直到今天,超市業態的細分還在優化著,以及在布局上的優化和服務深度的優化;商場的業態也在細分的過程,管理創新也在繼續,深度服務也在繼續;超市商場利用信息技術的智能升級也處進行時。線上加線下是商業零售的大勢,信息技術更多更快的導入線下,服務于線下一定是個方向;但做好線下是基礎是根本。
換一個角度看,線上如火如荼的營銷策略基本是超市商場近一、二十年來用過的,其中很多被物價管理部門已明令禁止超市商場已丟棄的。在當下,客觀的講,線下的經營環境,如產品豐富度、明碼實價、顧客對比選擇等等,要比線上規范的多透明的多,服務品質要高得多;倒是線上的經營環境需要打掃一下,照照鏡子洗洗澡了。對顧客而言,線上消費更多的疑似被消費,顧客多由于對剛剛興起的線上方式的秀所吸引,當對秀的效應減弱,顧客也會以線下超市商場的服務滿意度為標尺去要求線上的。
馬先生很忙,也應多抽些時間,站在顧客的角度,提高線上的顧客滿意度;站在線上參與經營業戶的角度,改變線上經營者少有盈利的現狀;多著述演講一些如何解決線上天生的體驗性不足的問題,不要多慮如何再創一個單日銷售最新高等問題,既然是生活方式,那就應回到尋常吧。不要等到淘寶天貓以后也會像超市商場一樣,被不知情的人指指點點地妄言什么“太糟糕”之類了,加油吧馬云!
(作者:聯商網網友田宏 轉載請注明出處!)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