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自營的概念正在擴大,從最初的嘗試買手制和開發自有品牌,到自營業態和項目,自營模式逐漸多元化。零售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和行業環境,為自己選擇一種或幾種自營路徑。
自有品牌
自有品牌越是難做,越說明這是一片潛力無限的藍海。尼爾森針對中國65家主要超市、超大型商場的專題調研顯示,盡管已有60%的企業提供自有品牌產品,但自有品牌在其總銷售額中所占比例不到5%,未來的市場空間巨大。
國內百貨業推出自有品牌的商家寥寥可數,部分企業先行試水。銀泰百貨已在2007年推出了女裝自有品牌“JUSTINTIME”。王府井百貨也表示將開發自有品牌以優化價格帶,其自有品牌將從基本服裝品類入手,逐步形成概念店。
一位零售業人士指出,目前國內零售企業的自有品牌一般集中在食品、日用品、服裝等技術要求不高的產品上。雖然可以降低經營風險,但由于每家零售商開發出的自有品牌產品同質化很強,很難形成差異化經營。“零售商應該利用終端優勢獲取消費需求、價格承受度等消費信息,準確填補制造商留下的市場空隙。”
自采商品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百貨企業的自營比例大約為5%~8%;而歐美和日韓的百貨企業自營商品比例超過30%,如美國的梅西百貨,其自營品牌數占40%~50%。
為尋求突破,國內不少百貨企業已經開始嘗試自營之路。百聯計劃成立境外采購集團,把國外有特色的精品帶進自己的百貨公司,從而形成其“環球百貨”的特色。王府井百貨也將加大與供應商在商品層面的合作,買斷部分品牌產品。
超市也率先在生鮮食品上開展“買手制”,生鮮商品全部或大部分自營,實現了對食品安全更有效的控制。同時,越來越多的超市通過農超對接直接采購生鮮農產品,縮減中間流通環節,降低采購成本,形成了新的經營優勢。
自營業態
在涉獵自營時,零售企業的觸角伸向更多領域。盡管以超市起家,但憑借自采自營、獨家代理等模式(購物中心設計),去年華冠獲得20%的銷售增長。由于超市嘗試自營在先,為百貨轉型做了很好的鋪墊,繼續做傳統意義的百貨已經非常困難,百貨需要轉變經營模式。北京華冠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肖英表示,加大商品自營成為華冠百貨著重發展的模式。目前,華冠已推出起緣多咖啡店、米面戀餐飲、恩吉珠寶、AI箱包等多個自營品牌,涵蓋服裝、飾品、鞋服、箱包、餐飲等眾多品類。
自營版塊
在北京華潤五彩城總經理祝林看來,購物中心手握一部分自營品牌操縱靈活度更高,對商場客流、品牌打造等影響效果明顯。據了解,去年五彩冰庫門票銷售額達1500萬元。Snoopy主題樂園并不采用售票形式,消費者消費100元便可獲得進園的“花生卡”,這樣既提高了商場聚客能力,也提振了東區四層整體的營業額。
除自營冰場、Snoopy主題樂園外,華潤五彩城的CK品牌是華潤代理的,五彩城二期還有自營的太平洋咖啡等項目。
此外,祝林表示,由于可控性大,華潤五彩城將把自營項目投放到微信客戶端,并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以增加顧客黏性。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