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段路,按一下車鑰匙,再走一段路,再按一下車鑰匙,“地下停車庫那么大,我就是這樣在地下二層找了二十分鐘,才想起我可能是把車停在地下三層了!”林小姐常跟朋友說起這段“購物中心找車”的糗事,在她心里,去Shopping Mall已經有“停車恐懼癥”了,原因就是那些巨大的地下車庫就如同“鋼筋混凝土森林”一般,讓她常常找不著北。
杭州老百姓開私家車的越來越多,百貨店、購物中心但凡開業總要說一說自己擁有多少大數量的停車位,以顯示自己的“實力雄厚”。然而,越造越大的停車場也讓不少客人感到迷失:西溪印象城地下停車庫出口、入口混亂、不見保安維持秩序,銀泰杭州文化廣場店的地下車庫一不留神開到了“斷頭路”上……這些尷尬事,你是不是也遭遇過?
停車不易,找車更難,且行且珍惜,這句網絡大紅的句子,用來描述百貨店停車位,簡直再貼切不過了。
“停車恐懼癥”——停車不易,找車更難?
吐槽:300多字的收費標準,誰有耐心一字一句看完?
槽點一:解百新世紀的停車條款,太細、太繁瑣,臣妾看不懂啊
解百新世紀:非VIP客戶憑購物小票,VIP客戶金卡、銀卡、貴賓卡停車各有優惠,不過條款太多,記者看得心煩,一度失去了看下去的耐心,只想說一句,“臣妾不想看,也看不懂啊。”
停車優惠細則大致如下:顧客憑購物小票,不足500元,可免費停車1小時,滿500元即可免費停車2小時;金卡客戶憑卡即可免費停4小時,購物刷金卡滿1000元可停5小時,滿2000元可停6小時,滿6000元全體可免費停車;憑銀卡可免費停2小時,購物刷銀卡滿500元停3小時,滿1000元可停4小時,滿6000元全天可免費停車;憑解百貴賓卡可免費停1小時,購物刷貴賓卡實付滿500元可停2小時,滿1000元停3小時,滿6000元當天可全天停車。享受停車收費,需至停車場收費處辦理。
整個細則被貼在電梯邊的墻面上,足足有300多字。持不同VIP卡的客人建議對號入座查看自己的停車優惠政策。
湖濱銀泰二期:停車優惠十分簡潔明確——“購物滿300元即可免費停車2小時”,并在B2、B3層電梯口設置“自助繳費機”,可自助使用現金、小票進行結算。
槽點二:最貴的百貨店停車費用10元/小時
杭州大廈:杭州大廈的停車費已經漲價了,保安告訴記者:“就是因為停車位太少了,物以稀為貴啊。”于是,杭州大廈現在10元/小時的停車費也成為了杭州所有百貨店里最貴的一家。
無論是在A、B座門口的臨時地面停車位,還是在C座的地下停車位,都是10元/小時。在商場購物滿500元可以領取2小時的免費停車券。
解百新世紀:同樣收費較高的還有解百新世紀,如果沒有符合優惠條件,在這里停車每小時的收費也是10元。
吐槽:停車庫建造師,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
槽點一:乘電梯去B3樓拿車?要憑運氣,成功率50%
解百新世紀:如果你想要乘電梯去解百新世紀B3樓提車走人,那碰運氣的時候就到了,一次性成功的幾率為50%。解百新世紀西側兩部電梯,只有一部可以到達B3樓。記者實測,電梯運行速度較慢,且等到的電梯也不一定可直達B3樓,所以不少人直接選擇了走樓梯。而東邊的兩部電梯,只有一部正常運行,另一部停用狀態,需要等待的時間較長。
槽點二:“嗖”地開進停車場,結果是條斷頭路
銀泰杭州文化廣場店:銀泰杭州文化廣場店位于西湖文化廣場上,百貨店的停車位比較難發現,從中北橋往北左轉一段路,終于發現一個地下停車庫的入口。
進入后自動拿卡,抬桿后我們繼續往前開,結果悲劇發生了——由于前方有一輛私家車“帶路”,于是記者的車也順勢前行到底左轉,轉彎處燈光越來越暗、周圍開始堆滿了紙箱、石灰等廢棄材料,“這里不對啊!”同行的人說了一句,我們把大車燈打開才看見前面的情況:前方的私家車停了下來,這是一條斷頭路。
這場“驚心動魄”的停車體驗,讓我們都嚇了一跳,怎么開著開著就到“死胡同”里去了?同行的人還在回憶:“以前來的時候,這里是走得通的呀,現在怎么封起來了?”
沒有辦法,我們只得掉頭原路出去,這才發現,在右入口處過桿后馬上左轉,才是進入商場停車場的“正道”。
我們問詢了停車場的保安,得到解釋說:“商場的地下停車場有兩層,原先是打通使用的,但是由于分屬兩家管理,以前常常有兩家保安因為一個車位打起來的情況,所以現在把兩家停車場的連接處給封起來了。”
一個停車場分屬兩家物業,恐怕不會是老百姓需要理會的事情。為了搶斷生意,粗暴地把路封死,作為標榜“以客為先”的商場來說,給客人的只有“驚”沒有“喜”,恐怕不那么妥當吧。
吐槽:保安,請問你是不是就是站站崗的?
西溪印象城:幾家商場的停車場體驗下來,這里的管理是最糟糕的,或者簡直可以說是沒有管理。
記者跟著停車場的指示牌,開到沃爾瑪山姆店一側的入口,閘口處分成了兩個車道,但地面上畫著的箭頭都是從內向外的(疑惑:這里究竟是進口還是出口?)環顧四周,沒有見到一位保安可以答疑。
這個時候,既有車從這個口子進去,又有從地下車庫開出來的,所有車都是完全不分車道,見哪里有空隙就鉆進去,一時間,大車小車,橫七豎八,差點都絞在了一起,全程無人出面指揮疏導。
吐槽:排了整整20分鐘隊伍等繳費,方便變麻煩
萬象城:記者第一次到這里停車時,因為不知道流程是先繳費再退卡才能離場,以為是像市區內很多公共地下停車庫一樣到出口直接退卡付費,導致開到出口處才被告知要先去固定的收費點付清停車費,而后面卻已經排起了長隊,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從此就記住了這個教訓——停車前一定要先弄清楚流程。
而另一個教訓來自同事分享的經歷——千萬不要錯過停車繳費點的服務時間。有一晚在萬象城看完電影,她徑直來到停車的樓層的收費點,卻遇到“工作人員下班了”的情況,只能去還開放著的收費點繳費,而這個時候,在其他各處繳不了費的車主們都已經在此處聚集了起來,“我整整排了20多分鐘的隊,才繳上了費”。
城西銀泰城:管理比較規范,在入口、出口、車庫內部,有充足的保安負責指引、疏導,哪里還有空車位、出口怎么走,只要你提出來,他們有問必答。這里的停車程序也是:取卡停車,離場前繳清停車費,再將車子開出來,在出口處退回卡片,才能開出停車場。在停車場的出入口、繳費區域附近,都對這一流程有所提示,此外,在靠近出口的地方,有保安向車主們逐一確認是否已經繳清了停車費,以免到了出口才發現還沒付停車費,出不了門。
(來源:每日商報 作者:陳伊麗 何斌 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