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來了,人就一定要死嗎?
對線下傳統零售業的理解,目前裂變成兩種觀點:絕望和樂天。業界和社會普遍認為電商(網購)對傳統實體零售的沖擊是致命的,但也有樂天派,譬如前段時間王健林與馬云的對賭,揭示出王健林對傳統零售的信心。不過近期王健林對電商的警覺與重視,并且加大電商建設投資力度,會使一些人更加唱衰實體零售。網傳北京、湖北等地萬達新項目不再設百貨主力店,于是那些更多的所謂“信息”被猜測和挖掘,好像實體零售的末日已經降臨了。
狼來了,人的末日就到了嗎?
前些天,陪一個地產商南方考察,路上他就煞有介事的和我談起商業地產,指著城市街邊的店鋪,言之鑿鑿說傳統的百貨超市這些個東東以后不會存在了。我很可笑,問了他一句:那你說不久的將來中國唯一能剩下的行業將是快遞物流嗎?你,包括我們這些平民吃的土豆和大蔥也要空運和快遞嗎?
無獨有偶,前些日子,一家縣級小城的商場的老板娘上網多了,天天和店長探討零售業的末日,其憂慮和焦躁之態不亞于昔日杞人。而她的那個店長也是煞有介事的弄了一大推諸如“B2B”“O2O”之類的網抄名詞,高深莫測的和老板們探討建設網購平臺,竟然打算把賣場的所有商品推到網上,我問:你是打算把衣服從一個小縣城高價推到外地,也把水豆腐、冷鮮肉快遞到京滬廣深嗎?你了解“O2O”的模式與流程操作嗎?你了解“O2O”商品供應鏈嗎?“O2O”就非得是舍近求遠空運一回快遞一回?你賣場是服務于縣城服務于社區的,干嗎要擔心你的顧客會向外地“空投”青菜羅布襪子鞋墊啊?
狼來了,人就一定得死嗎?
死,是一種可能,可是這種可能完全來自于你的選擇。鎮定,睿智必定戰勝;慌亂,跟風者,必定失敗。
面對實體電商的壓力,實際上是一種催生實體零售變革的機遇,電商只能促進實體的進一步輝煌涅槃,而不是它的克星與死神,自信與靈活,借勢與變革,是當下傳統零售業的應該保持的正確心態。
一夫 2014、05、20
0374CHG- 該帖于 2014-5-20 10:4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