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的持續不振加上自身業態的諸多弊端,“轉型”仍舊是傳統零售企業的關鍵話題。在此背景下,O2O無疑成為各大零售大佬近年來競相轉型的方向。時至今日,在線上線下結合的同時,“全渠道”又成為一個新的突圍方向。
在行業大佬們看來,全渠道并非簡單的從線上到線下(即O2O),其中,大型實體零售商向全渠道零售商轉型將是未來的一大趨勢。而就百貨、購物中心轉型來看,差異化來自于商品組合、營銷企劃手法等,就購物中心來講,僅奉行的角色托管、租賃以及展銷等盈利模式會成為一大難題。
從O2O過渡到全渠道
2014年及未來一段時間影響零售業的不利因素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電子商務的崛起與刺激將推進大型實體零售商向全渠道零售商轉型。
就在不久前,“O2O轉型”還是市場熱議話題。最近,京東與15余座城市的1萬家便利店全面推動了O2O合作。據了解,京東簽約萬家便利店的項目將于5月18日上線。不過,眼下,與消費者真正實現對接的“全渠道”的概念又成為了另一焦點。
對于零售業的O2O模式,爭議一直存在,甚至有觀點直指這樣的模式實則是偽命題,企業也是借概念炒作。多數企業家明白O2O是一個偽命題,零售企業要做的是順勢發展全渠道。
不過,構建“全渠道”比想象中還要難,并非借助微信、微店等就能實現。其中,企業需要具備六個核心能力:銷售點、商品、促銷、支付、會員以及配送,與此同時,成本和人才也是挑戰。IBM大中華區零售解決方案總監林守常認為,全渠道需要定位三方面:建立數字化基礎、建立一個新的顧客互動模式、傳遞全渠道品牌體驗。“全渠道是一個向消費者轉型的一個計劃,一定要從客戶落實,不要光看技術。”
百貨、購物中心謀差異化轉型
如今,零售整體的持續走低,使得購物中心成為新熱門業態,與此同時,百貨業態則陷入了尷尬境地。截至4月4日,41家已公布年報的百貨類上市公司中,有17家企業凈利潤增幅下滑,約占總數的41%。相比百貨,購物中心的日子好過不少,但其也不得不面臨“同質化”的難題。
為求轉型并差異化,中百百貨在武漢當地一家門店此前閉店進行了重新招商,清理出去了200多個品牌,同時新引進了100多個潮牌。據中國零售領袖峰會副主席、武漢連鎖經營協會會長、中百百貨董事長程軍透露,這一改造后體量為兩萬平方米的門店,去年實現了銷售額3.5億元,今年擬沖刺4億元銷售額。據悉,除了重新招商,中百百貨在經營模式上進行了改革,其將更強調自營和直接采購。
傳統購物中心的做法是對特定品牌進行托管經營。而要做一個更出色的購物中心,不能只做托管、租賃以及展銷,否則盈利模式一定會越來越困難。而差異化來自于商品組合、營銷企劃手法等,但歸根結底商品最根本,客人是因為你的商品和服務而來。目前來看,百貨以及購物中心的轉型仍舊在推進中,眾多的轉型方向仍舊有待時間來檢驗。
- 該帖于 2014-5-26 14:1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