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王府井正式入駐長沙;2013年9月,王府井落子河西;2014年5月河西王府井主體工程全面封頂。時隔十年,河西人的中心夢因為王府井的建設而逐漸變為現實。6月7日下午3時,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專項組考察河西王府井商業廣場,項目籌備組正式成立,前期工作進入實質階段,王府井百貨動線規劃、招商運營等工作將正式啟動。
▲河西王府井實景圖。王志偉 攝
從2011年開業的步步高商業廣場,到2015年開門迎客的河西王府井商業廣場,短短幾年的時間,隨著交通路網的建設、城市人口的擴容,商業資本紛至沓來,大河西以桐梓坡路與金星中路交會處為中心點的圓軸上,漸漸形成一個嶄新的河西王府井商圈。
▲河西王府井效果圖。
A 河西王府井明年開業
“這條人行通道有多寬?”、“這里的動線還可以優化嗎?”……6月7日,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行,對河西王府井商業廣場工地進行了仔細而全面地實地考察,并就項目整體規劃、業態布局、招商進度等情況作了初步探討。
一年之前的9月,長沙大河西先導區2013年國際高端服務業峰會上,王府井百貨與永祺地產正式簽約,打造河西王府井商業廣場,其中大型購物中心由開發商永祺地產自持,王府井百貨進駐運營。
作為國內專注于百貨業態發展的最大零售集團之一,王府井百貨已在長沙最繁華的五一商圈安營扎寨并深耕多年,既見證了河東商業的繁榮,也將迎來河西商業的崛起。“我們在長沙的首家店很出色,銷售額一直在集團名列前茅。”王府井百貨集團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不過,王府井也意識到,就長沙的消費水平和市場需求來看,一家店是遠遠不夠的,“集團非常看好長沙,王府井河西店將會站在新的商業環境下,再造長沙商業的新高度。”
“王府井選址非常嚴苛。”河西王府井商業廣場營銷負責人介紹,王府井百貨簽約入駐河西,不僅豐富了市府板塊的商業配套,而且促進整個大河西商業的跨越升級,滿足河西市民的消費需求。
B 河西百萬人的商業渴望
在王府井兩次布點長沙的背后,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王府井鎖定的都是核心區域的成熟地段。
河西王府井商業廣場位于河西金星大道以東、桐梓坡路以北,矗立于市府板塊的商業中心地帶。這里是隨著市府西遷而最早成片開發的新興區域,是長沙開發大河西的戰略支點,正是有了這個支點,才有了后來的濱江新城、梅溪湖、洋湖垸等熱點區域。
不可復制的地段,交通非常便捷。金星大道直通望城,桐梓坡路貫通寧鄉,南北300米內岳麓大道、咸嘉湖路兩條過江通道連接東西,向西500米對接通達全城的二環線,規劃中的6號線和8號線將于此交會,并與王府井形成無縫的對接,以后乘著地鐵來逛街,便可直通商場內部。此外,今年元月開工建設的桐梓坡-鴨子鋪隧道的河西出口距項目200米。
便捷交通的背后,是不斷遞增的居住人群。金星大道、桐梓坡路兩條干道沿線聚集了永祺西京、西城龍庭、美林銀谷、沁園春御院、咸嘉新村、巴比倫花園等數十個品質大盤,也聚集了湘雅三醫院、省腫瘤醫院、湘雅醫學院、湖南商學院等龐大的消費群體。據不完全統計,項目五公里范圍內的固定消費群體便達到了約50萬規模,而整個岳麓區的常住人口已經達到百萬之眾。
“大河西缺乏集中式、大規模、高檔次的大型商圈,而曾經的溁灣鎮商圈也由于河西版圖的擴容逐漸弱化了其市場地位,再加上橘子洲大橋西側交通的擁堵,已無法承載整個大河西的人群消費。”河西王府井商業廣場負責人說,左右逢源的區域位置、四通八達的交通條件、數量龐大的高端人群,注定了河西王府井商圈在長沙商業格局的獨特地位。
C 長沙商業格局正在質變
“長沙的未來看河西,河西的商業要看‘王府井’。”這是大河西未來的發展前景決定的。4月18日,中國政府網刊登《國務院關于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相比2003年的《總體規劃》,長沙城市規劃區域范圍擴容近一倍,由2893平方公里到4960平方公里。
根據《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2010年修訂),河西片區即湘江以西、谷山以南、岳麓山以北的地區,是長沙大河西兩型示范區的核心區;該區域規劃建設用地112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110萬。而河西王府井商業廣場正是處于河西CBD的核心區域。因此,鎖定大河西金星路與桐梓坡路交會處,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
長沙一位區域經濟學家認為,一系列過江通道,將改變人們以前以江為界的生活狀況,大河西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此外,長沙至益陽、常德、張家界等城市的城際輕軌將和長沙地鐵在大河西實現對接,這也必將縮短城市之間的距離,為大河西送來龐大的消費客流。
更為重要的是,河西王府井商業廣場為消費者提供的將不僅僅是商品,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河西王府井商業廣場營銷負責人說,在規劃這一項目時,就考慮了如何將消費者購物、美食、家居、休閑、文化、商務等需求融為一體。消費者將生活鎖定在河西王府井商業廣場,一家人可以輕松享受自由自在的休閑時光。
“向西走,開始成為長沙的一種商業潮流。”湖南商學院教授柳思維認為,從目前來看,金星大道與桐梓坡路交會處已經形成了長沙商業的“新極”。在他看來,河西的商業一直處在培育過程中。“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空間布點格局的變化,整體商業格局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長沙晚報 記者 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