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在強調數據化決策和分析,在浩如煙海的數據中,找到那些有用的數據來評判店鋪整體經營狀況,透過現象看本質。數據眾多,應該看哪些數據呢?
一、營業收入
1、比值數據
營業收入反映的是店鋪總體經營情況,營業收入不僅要看當前數,還要看同比環比數據,用以判斷當前數據狀況。值得注意的是,逢中秋、春節等節日,同比數據取農歷日期才更準確。
2、目標進度完成數據
如設定營業目標,按日、周、月、季、年跟進目標完成情況,時時監督,調整經營策略。
3、分品類數據
即各個類別的銷售額,同時要看同比、環比數據,要注意品類銷售占比是否合理。
二、利潤收入
利潤率:這是一個比值,隨時會變動,而且取決于營業收入的多少,因此,也不應過度關注這個指標。
利潤額:這是店鋪贏利能力的體現,這個值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店鋪的虧損與贏利,因此要對其同比、環比數據進行分析,找到問題點與改進點,及時調整經營。
三、單品數據
1、銷售前100名單品:定期統計分析店鋪的前100名單品,關注庫存變化,設定庫存安全線,確保這些單品不能缺貨或丟失。
2、銷售后100名單品:定期統計分析店鋪的后100名單品,分析滯銷原因,如因新品、缺貨等造成銷量下降,要及時調整貨架陳列或補貨。滯銷品更要額外關注庫存變化,其往往占用更多的倉庫資源、影響庫存周轉指標。
四、管理數據
1、客單價:客單價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店鋪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所以都希望提高客單價,盡而提高營業收入。提升客單價的方法不能僅僅提高商品的檔次和價格,應采取多種方式,連動商品銷售,提高客單價。
2、客流量:即一個店鋪的來客數量。客流量受促銷、店內商品的齊全度等多方面影響,來客數量的增加也可以直接帶動營業收入的增加。
3、庫存周轉:數值過高,庫存積壓,占用貨架和貨款,數值過低,就有可能出現缺貨,流失銷售。
4、促銷占比:即促銷商品的銷售額占總營業收入的比值。這個比值也應動態考察,過高可能損失利潤,過低促銷活動沒有吸引力,沒有起到應有的促銷效果。
柳二白- 該帖于 2014-6-13 17:3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