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唯品會的股價一路上升,或許會給所有做電商或者準備做電商的人一種假象,認為電商真正的盈利點在于“閃購模式”,大到凡客、當當網,小到各個團購網站和創業項目,均大刀闊斧地上線閃購頻道,只是在我看來,這種盛世之下的折扣風隱藏的危機是那么的明顯。
首先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購買清倉打折商品的風險在累積,由于庫存來源的各種各樣,庫存商品的質量穩定性很差,這也是到現在唯品會退換貨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隨著更多的進入者,庫存商品的在平臺端的需求也會快速增長,這樣導致庫存商品很有可能不是來自品牌商積壓的倉庫,這樣一來品質是否有保障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庫存銷售在線下原本就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消費者對該類商品的購買始終處于信任有限的狀態。
再說消費者在消費清倉商品的比例也是遠遠小于購買新款商品的!
其次從商家的角度來看,清倉肯定是他們在任何階段都熱衷要去做的事情,畢竟能夠保證更健康的現金流,促進商品的更新和更多市場行為來提升品牌。只是商家并不可能一直在清庫存,一是這并不是品牌最重要的事情,他們更重要的是出新品;二是經過這兩年高庫存的慘痛教訓之后,相信在2013年之后無論是通過改變現有的銷售體系,還是提高生產效率、渠道協同能力提高庫存周轉率都將成為改革和管理的重心,在這樣的變革完成之后,相信中國的制造業在生產、銷售和庫存管理上能夠上一個臺階,以便于更專注新商品的研發以及品牌的持續建立,這些將在2014年后再次成為商家的重點。那么可以預見,以清庫存折扣進行銷售的唯品會們將遭遇無庫存的危機。
從另外收益的角度分析,庫存商品商家本身并不可能再獲利,更多的希望是變現獲得現金流,利潤基本上是負值,隨著庫存數量的下降,商家的熱情也會不斷下降。他們更愿意售賣新款商品,一方面是消費者接受度更高,另一方面是商家新品的利潤也更高。當然這也符合商業持續發展的規律,也是健康的商家生態環境。
這也是為什么唯品會上看到的越來越多非知名小品牌的原因,因為大品牌已經嚴重意識到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商品銷售,已經極大的影響了品牌在新品方面的銷售以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
最后從平臺運營的內部人員來看,除了進行簡單的選品對接數據分析確定能夠清倉的數量,確定打折力度,簡單制作上傳BANNER廣告圖之后,剩下的就是投放廣告獲得流量。這樣的運營模式對于閃購平臺內部人員來說,長此以往會逐漸喪失創新創意能力。這對于公司和個人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或許這也是凡客在確定今年以閃購為主要銷售模式之后導致大范圍員工離職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對于唯品會來說,這樣的沖擊會在上市三年后出現。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將逐漸下降,導致優秀人才的流失,除非在現有的用戶、商家和流量基礎上,閃購平臺會有新的突破點。只是平臺定位和消費習慣在短期內要改變并不是那么容易。
這三個方面的不利因素并不會因為閃購平臺能賺錢而消失,反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加劇這些矛盾,作為閃購平臺來說,一方面是拓展新的品類甚至發展生活類商品獲得高利潤支持;另一方面或許需要未雨綢繆,開始發展新的平臺或業務來保證新一代消費者和品牌商家在新品和定制類商品、個性化商品上的持續需求,同時有效提升團隊在創新創意方面的核心運營和推廣能力,這才是長久的發展之道。
- 該帖于 2014-7-16 19:1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