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8日順豐518家嘿客開業以來,已過去快兩個月,大家對目前嘿客的運營模式及經營現狀充滿了好奇,于是筆者以客戶身份特意體驗了長沙的兩家嘿客。
據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在長沙共有12家嘿客,但是在百度地圖上卻查詢不到任何信息。筆者體驗的兩家嘿客都位于社區沿街底商,店內面積約20-30平米,其中一家位置相對較偏,過往人流量少,租金約2000-3000元/月;一家位于香樟東路,過往人流量相對較多,租金約4000-5000元/月。每個店基本上是一個店長、一個導購,再加3~4個快遞人員。
根據觀察,嘿客的業務主要為三大板塊:
1、快遞:這是嘿客現在最主要的業務,筆者在兩家店均停留了近三十分鐘,進入的顧客都是來寄包裹的;嘿客內有一個小房間,目前主要存放該店負責范圍區域的快遞包裹;
2、便民服務:包括話費充值、信用卡還錢、支付寶充值、QQ充值、水電繳費、代購車票和機票等,在店內的服務臺進行。這類業務暫未看到有顧客進來涉及;
3、購物:店內掛有各種商品圖片,目前沒有實物;圖片上沒有二維碼,無法通過自己的手機下單,只能通過店內觸摸操作平臺進入各相關網站購買;購物品種有數碼產品、鞋包、手表、食品等。和一般的網購相比,通過嘿客購買的商品全部包郵,部分有優惠(如麥包包有95折),有質量問題可直接在嘿店退貨;購物方式是通過嘿客下單,交現金或刷卡給嘿客,商品可郵寄至特定地點也可寄到嘿客自行取貨。這類業務在筆者進店的時間內鮮有人問津。
根據相關資料了解,順豐嘿客的定位是發展“快遞+便利店”的社區O2O模式,以其物流優勢進軍電商領域,但是目前的嘿客仍然只能算是一個快遞收發中心,購物這塊業務完全沒有展開。
通過對這兩家的觀察,以及和周邊居民的交流,筆者發現幾個嘿客讓人費解的地方,這也可能是其購物板塊所存在的問題:
1、周邊居民不知道順豐嘿客有購物功能,只知道能寄包裹,而順豐也竟然沒有對周邊居民進行相應的廣告宣傳。
2、購物只能在嘿客店內進行,價格優惠不明顯,涉及的品種有限,只能去與嘿客合作的幾個相關網站下單,這種模式幾乎無競爭力可言。首先網購圖的就是價格實惠,品種齊全,能貨比三家,嘿客在這點上就敗了。現在的網民基本上已形成一定的網購習慣,且大多數是隨機性消費,購物過程輕松、自由。但是誰會愿意特意跑到嘿客,在導購的注視下磨蹭一兩個小時,然后還可能什么都沒看上而一點壓力都沒有?而且嘿客也沒有讓人放棄在家或辦公室網購而去嘿客購物的刺激點。
3、根據網上其他體驗嘿客的網民介紹,嘿客這種店內下單的網購模式主要是要幫助那些不會上網的人進行網購,這類人主要是四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這一客群定位讓人十分不解,首先店內所展示的商品大多不是針對中老年客群的;其次,不會上網而要跑到嘿客來購物的中老年人估計家里是沒有電腦的,現在家里沒有電腦的家庭經濟收入應該不是很好,那這群人購買的商品價位普遍偏低,但是嘿客的商品價格并不便宜,顯然不適合這類人群。
- 該帖于 2014-7-17 17:0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