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1.曲直結合原則
曲與直結合要達到兩個目的,既要使消費者對整體格局有所把握,不至于迷失方向,同時不能過于平直、單調,一望到底,盡收眼內,而缺乏逛的樂趣。此外,曲與直的變化可以改變動線的心理長度,過長的動線適當地增加曲度,可以避免產生動線過長的心理感覺。
原則2.平緩的角度
平面動線之內,圓角優于鈍角、鈍角優于直角、盡量少出現銳角。要平緩地、無意地改變消費者的行進路線,而不是強制性的。同時,平緩的角度有利于渲染一種愜意的購物氛圍。
原則3.合適的通道寬度
要根據商業體的體量、業態、市場定位、人流量等因素來確定通道的寬度,而在同一個商業體內,又要根據商業體的建筑、業態分布、在商業體內的具體位置等因素來確定每一條通道的寬度。
中低端商場
對于這種中低端的商場來說,通道寬度一般在1.5米—2米之間,某些地方通道可以寬一些,但控制在3米之內,避免面積的浪費。
地鐵商業街
地鐵商業街多采取單通道環流的動線設計,同時體量一般較小,通道的寬度控制在4-5米即可,根據項目的體量和定位等因素可以進行調整,幅度控制在10%以內。
傳統百貨
傳統百貨商場的通道可以分為主通道和次通道,主通道是指商鋪和商鋪之間的通道,次通道是指條柜之間的通道,主通道的寬度控制在2—3米之間即可,次通道的寬度控制在1.5米左右即可。
大型購物中心
將大型購物中心的通道分為3類:單通道環流通道,雙通道環流通道和通道結合處。單通道環流通道的寬度一般控制在5-7米之間,根據商業的體量和市場定位等因素可以有10%的浮動;雙通道環流通道的寬度控制在4-6米之間;通道結合處如果不做任何景觀和休息椅,寬度在3-5米即可,如果設置景觀小品或者休息椅,寬度可以根據實情況加大。
原則4.適宜的長度
長度指兩個方面:一個是平面動線的總長度,要使消費者走盡量少的路,而經過所有的店鋪。另一個是單條動線的長度,不宜直線性過長。
海岸城
以中庭為中心,將人流動線分割成多個小段,每一小段可以看成獨立的人流動線,這樣一來較長的人流動線就被分割成多個短的獨立的人流動線。
原則5.主流動線經過盡可能多的店鋪
從長度的角度考慮,在經過所有店鋪的前提下,總長度越短越好。從店鋪的角度考慮,其臨面的數量越多,動線效果越好。因此,動線設計要綜合平衡考慮。
原則6.動線要形成回路
人流動線設置必須形成回路,盡量不出現射線,避免讓顧客走回頭路。如果人流動線不得已在平面內形成單條射線,則考慮在端點處設置一些餐飲,或者是洗手間、垂直電梯滿足顧客的特殊需求。
垂直人流動線部分
對于多層的商業體,除了水平人流動線設計外,還有垂直人流動線設計,即考慮如何讓顧客在商業體內便捷地往上和往下流動。垂直人流的引導是通過垂直交通工具來實現的,相對于水平人流來說較為簡單,就是要處理好垂直交通工具的形式、數量、地點。
垂直人流動線的:形式
形式是指用什么樣的垂直交通工具,如:電動扶梯、垂直電梯、坡道、普通樓梯、個性化樓梯等。此外,還必須考慮采用何種形式,如電動扶梯是采用并列式還是剪刀式,垂直電梯是采用觀光垂直電梯還是普通垂直電梯。一般商業體都會采取不同形式的垂直交通工具相結合的做法。
垂直人流動線的:數量
一個商業體需要多少垂直交通工具并沒有固定的指標,需要根據商業體的體量、商業體的建筑設計、商業體的定位、人流量等因素來確定�?傮w的原則是:商業體體量和人流量越大,需要的垂直交通工具越多。
垂直人流動線的:地點
由于商業體傾向于讓顧客乘坐電動扶梯和觀光電梯,所以電動扶梯和觀光電梯一般設置在最顯眼的地方——中庭的附近。而普通垂直電梯則設置得比較隱晦,顧客一般要根據導視牌才能找到。更多詳情見微信“波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