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樂天瑪特內的調查人員在現場觀察外國游客的消費趨向
最近,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到來,韓國大型超市和百貨店紛紛“出招”歡迎外國游客的光臨。不少商家專門派出現場調查人員,在賣場內直接觀察外國游客的消費趨向及路線。然后,經過調查統計,引進大量外國游客所喜好的商品,并對賣場內部的商品進行貨架位置的調整,在方便外國游客挑選商品的同時,帶動銷售。
▲現場調查如火如荼
樂天瑪特利用特定時間段都會對賣場進行拍照。例如8月2日上午10時57分至11時2分的5分鐘內,樂天瑪特首爾站店的2層統計有152名消費者,其中35人為外國游客。樂天瑪特依據這種現場調查的方式,在過去的5年時間里,額外創造出1127億韓元的銷售額。
易買得超市則以2000萬名消費者的消費經歷和SNS熱門搜索詞為依據進行專項分析。從去年開始,易買得設立了顧客分析組,13名組員的專業為經營系和統計系,其中4人擁有碩士以上學歷。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會員的積分卡信息,向顧客不定時發送打折劵,以此額外創造出30億韓元的銷售額。”
Homeplus超市從今年5月末開始,依據顧客6個月的消費信息,制定了具有針對性的商品宣傳單。據Homeplus的銷售人員表示:“通過發送電郵宣傳單的方式,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共動員了26%的顧客前來購買商品。據統計,接受電郵宣傳單的20萬名顧客比原來多創造了15億韓元的銷售額。”
▲商品擺放暗藏玄機
韓國大型超市和百貨店內貨架上的商品每周都會發生變換。普通大型超市的貨架高度為1.8-2m,分為六層。根據韓國男女的平均身高(160-170cm)和視野(左右90cm、上下50cm),貨架的3至4層(130-140cm),幾乎與消費者的視線平行,屬于貨架的黃金陳列段,此處大多會放置利潤較大、走貨較快的商品,以增加銷量。而價格相對低廉、利潤不高的產品,常身處貨架最下面或最頂部等不方便拿取的位置。
據相關負責人表示:“商品在貨架上的擺放位置不同在銷量上能產生5-10倍的差異。”此外,將相關產品擺放在一起的方式也是各大賣場最慣用的銷售方式。例如拉面和小鋁鍋通常被擺在臨近的貨架位置,適合野營食用的香腸和杏鮑菇也被擺放在一起等。
延世大學經營系教授吳世祚表示:“隨著網購及手機購物的推廣,超市及百貨店只能‘出奇制勝’,從貨架商品陳列入手積極迎合外國游客的需求,新一輪的消費者爭奪戰已經打響。”
(韓國亞洲經濟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