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垂直購物中心的基本平面形式
垂直購物中心的平面規劃與地塊形狀有關,與出入口的設置有關,與主力店的位置安排有關。垂直購物中心空間組合方式的基本布局主要建立在業態組合和中庭動線的基本原則上,主力店對引導人流發揮重要作用,把人流從一端吸引到另一端,引導購物者經過所有承租戶的門口。主力店數量和中庭的位置決定購物中心有幾個盡端,形成幾個焦點。垂直型購物中心的空間組合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以步行式商業內街結合節點中庭為主導公共空間的空間組合方式,有線型、輻射型、環形、聚集型等。
這種方式的特點是公共空間主要是內部商業步行街,平面布局相對開放和舒展,依靠主力店拉動動線的形成,根據地形的不同有不同的平面形式和動線模式。如深圳萬象城的布局方式是弧線型,北京西單大悅城則是L型、上海龍之夢購物中心便是典型的環形平面等。在城市中心采用這種組合方式,商業內街等公共空間設計比較緊湊,開放休閑空間面積較少。
2.按照垂直型購物中心的概念,店面一般設在中庭的四周。圍繞大型中庭或內部庭院組織空間的空間組織方式,平面表現為聚合型。
這是因為購物中心選址于市中心成熟商圈內,地價較高,不得不采用集中平面的建筑形式,也是最典型的平面方式。對于高層的購物中心來講,單點集中的布置方式更能引導人流向上行走。如上海大悅城圍繞中庭形成圓形的平面分割,有強烈的聚心性。
二、水平動線設計的基本原則
1.主力店的布置原則:主力店通常分散設置在購物中心的內部,并且設置在購物中心線型或輻射型流線的端點或轉折處,使通過所有商鋪的人流量達到最大并實現均衡化。
2.單一動線原則:根據顧客的心理反應,單一動線的購物中心,更受消費者喜愛。依靠中庭兩邊步行道來組織人流,顧客不會迷失方向,商鋪價值均等。利用消費者意猶未盡的心理感受,來拉動人流的垂直流動。如萬象城、又一城、青衣城。
3.易達性原則:消費者一般不愿繞道,愛抄近道,走捷徑,因此需要最簡潔的流線,使消費者能方便快速到達或迅速離開。使盡可能多的銷售單元沿通道布置以獲得更多的銷售機會,避免死角產生。垂直型購物中心的平面以基本線型、單環型平面模式更利于空間可識別性的建立和交通的易達性。
4.節點放大原則:節點的放大處理,成為消費者印象深刻的視覺參照物,便于消費者形成場所感與方向感,增加辨別度,消除迷失可能帶來的焦躁,適當增加某些通道的寬度,改善其可視性。
5.弧形動線原則:透過圓弧形動線,能讓顧客視野的延伸性更強,可視性更強,單店的能見率更高,便于顧客到達店面,方便顧客辨識其所在,不至于迷失方向。
- 該帖于 2014-10-16 10:4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