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云商前幾日發布公告稱,計劃將旗下11家門店全部資產轉讓給中信金石基金,此次交易蘇寧實體門店作價超過40億,稅后凈收益超過13億。這個消息一爆出,外界普遍認為這是蘇寧資金鏈出現問題,缺錢無奈賣店變現之舉,從上半年業績不理想來分析,這樣的看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不過,那是之前戰略不清晰導致的,參考的數據也有些過時,從下半年來蘇寧一系列找到感覺的轉型動作,以及收購戰略、物流發展、金融、地產等業務的經營現狀來看,并沒有出現大的波動,并且大多數人只是看到了變現門店有望獲益超過13億,而沒有仔細分析其中的運作模式,得出缺錢賣店這樣的草率定論真心顯得太不靠譜了。
事實上,蘇寧此次轉讓11家門店與中信強強聯手成立私募投資基金,實際上是創新嘗試已在歐美盛行的REITs制度,聯合推出了一款REITs產品而已。REITs這個詞在國內相對而言比較陌生,但并不難理解,REITs即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一般只適用于商業地產,通過收購已有商業地產并出租,靠租金回報投資者,這是一種創新先進的金融模式,如蘇寧將11家門店資產權益轉讓給中信,一方面獲得13億的現金回籠,另一方面通過長期的租約擁有門店物業的長期使用權,該基金以其收益如每年的租金、按揭利息等,定期派發紅利給投資者。
這樣一來蘇寧真正的意圖就很好理解了,轉讓門店只是將這些門店的資產證券化,并非真正的賣門店,這種通過將實體店作為資產估值,然后再進行投資增值的金融創新,成為了盤活不動資產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并且對于蘇寧的O2O轉型落地而言有三個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優勢。
一、在蘇寧的O2O互聯網零售轉型中,門店始終是蘇寧的強勢優勢,作為加強線上和線下流量交互及服務的中心環節,通過門店資產化的金融創新盤活資產,蘇寧將獲得更充實的資金持續對門店進行購置投入,持續鞏固其門店優勢。同時,這種資金回籠再投入的風險相比一般融資而言降低了很多,因為有銀行的資金支持,經營風險降低,易形成良性的資產運作,將為蘇寧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來穩健的探索O2O模式的創新和變革,這一次蘇寧終于將門店用對了方向。
二、REITs對于商業地產的評估是全球性的,具有非常高的標準。通過REITs對實體門店資產進行嚴格的標準化評估,蘇寧可以更全面系統的了解自己的實體門店是否優質,利于精準的提高經營和管理水平。畢竟,以前實體店的經營好壞沒有第三方客觀和金融方面的評估,只能純粹的以租金收益和經營收益進行粗略衡量,而沒有實體店的純電商企業則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進行提升。
三、蘇寧此次將REITs從房地產領域拓展到實體經濟,可以算是一種創新的有益的嘗試,加上國家鼓勵REITs試點,此次蘇寧的試水定會受到國家及相關政策的支持,對于推動項目的發展減少了很多阻力,相應成本也降低了許多。并且一旦蘇寧和中信的金融創新試驗成功,對于推動中國其它零售企業通過這種金融創新的形式發展O2O和技術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而蘇寧成為領頭羊也不是什么難事了。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也很骨感,這種創新的金融模式成為國內的主流必定是大勢所趨,但是在國內市場REITs還相對比較空白,因此,想要創新成功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一、雖然REITs在歐美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但在國內還處于試水階段,證券公司目前對于這一個業務更注重其發展本身及發展方向,而非急于盈利,選擇門店資產優質的蘇寧也正是出于嘗試實體企業資產證券化的新方向的目的。因此,在幾乎沒有任何匹配我國國情的案例的條件下,在零基礎上搭建起這種創新金融模式的構架難度非常大。
二、國家開始推行政策支持但還嚴重的不完善,比如雙重征稅的問題,將給基金的運作帶來非常大的壓力。REITs在歐美盛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稅收的優惠政策支持,而國內目前的情況是基金對于所收租金和分配剩余收益繳納雙重營業稅,這樣一來經營的利潤減少很多,形成良性的資本運作困難很大。
綜上所述,蘇寧另辟新徑嘗試這種創新的金融模式的做法雖然難度不小,但戰略方向是正確的,REITs將推動蘇寧更加標準化、國際化,這樣O2O的優勢和價值將會得到更大程度的展現,這種O2O模式也才更加有前途,無論如何,都先要為蘇寧持續創新的精神點個贊!
- 該帖于 2014-10-20 10:4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