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樂:巨虧為了甩包袱?
人人樂(002336.SZ)今天公布的三季報預計全年出現巨額虧損2億-2.5億,讓許多股民感到吃驚。投資者們不由地納悶人人樂到底怎么了?也有長期關注人人樂的私募投資者懷疑人人樂大幅關店導致巨虧是為了洗殼。
人人樂此前公布的半年報雖然透露出營業收入增長乏力的疲局,但是從毛利率水平提升、營業費用控制、經營利潤改善等角度方面透露出諸多良性因素,總體上展露出的是重重壓力下,一家積極向上的零售企業形象。雖然人人樂在半年報中對于業績報虧提前打了“預防針”——預計前三季度虧損6000萬元-9000萬元,但是今天人人樂公布的三季報預計的全年虧損幅度還是超出了市場的預期范圍。
細看人人樂經營數據,對于零售企業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營收規模與毛利率水平,這兩大經營指標都在改善過程中,并沒有出現惡化跡象。據此可見,人人樂雖然報虧,并沒有出現經營上的坍塌惡化跡象。虧損主要是由于多家門店關店造成的損失,屬于一次性計提。資深私募投資經理林雄平稱,零售企業一次性計提關店損失,由于關掉的店面基本上屬于經營困難、扭虧無望的門店,在今年一次性計提損失,對于人人樂以后年度的報表來說,是利好。至少不會因為部分門店的虧損而沖減公司整體利潤規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零售企業關店是一次“甩包袱”。甩掉虧損資產,輕裝前行,將資源與精力集中發展優質資產,可以改善和提升公司整體經營質量。
實際上從中國零售業協會以及諸多調研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零售門店自2012年來就出現了規模化關閉潮,而且出現了愈演愈烈的跡象。聯商網《2014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關店統計》顯示,2014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不含家居、電器)在國內共計關閉158家門店,遠超2013全年35家的關店數。其中百貨業態上半年關店12家,超市業態關閉146家門店。即使是跨國零售巨頭的沃爾瑪今年上半年在中國大陸也關閉了9家門店。上市零售企業也出現了規�;P店潮,最典型的是中百集團(000759.SZ)。中百集團三季報顯示,旗下倉儲公司今年累計關店13家,年內預計還將關閉多家門店;旗下便民超市關閉25家,電器專賣店關閉3家�?傮w上中百集團各類門店合計關閉了41家。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分析認為,傳統零售行業面臨著“三只虎”:其一是電商沖擊,其次是租金快速上漲;此外就是人工成本上升,總體上傳統零售業粗放式增長階段已經結束了。除了眾所周知的電商對于傳統零售營收增長的沖擊外,租金與人工上漲是制約零售業毛利率增長的最大制約因素了。有資深零售專家透露,傳統門店的租約一般是10-15年左右,很多門店租約到期后重簽租約,租金價格上漲幅度以倍數計算,最近這五六年,物業租金每年上門檻。另外,人工成本每年上漲速度也在10%以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調查顯示,2012年以大型零售企業為主的中國連鎖百強企業平均房租較上年上漲21%、人工費用上漲20.5%、水電費上漲16%。這種成本費用快速增長態勢在2013年、2014年并沒有出現明顯改變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