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生鮮物流,運作模式,出入庫形態,入庫解決關鍵點,出庫解決關鍵點
近年來消費者對快速食品、生鮮半成品和冷凍食品的需求逐步增加,對果蔬、肉類、禽蛋和水產品等農副產品的品質、安全性、新鮮度等也越來越關注。因此,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著手構建現代化的生鮮物流配送中心。但是該如何開展生鮮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設呢?海鼎對于生鮮加工配送的經驗積累也許能給您一些啟示。
一、生鮮加工配送中心獲取成功關鍵點
(一) 首先需要確定生鮮配送中心定位
確定該配送中心是:農產品物流中心還是超市生鮮加工配送中心;
確定上述定位之后,另外需要確定的是:外配型還是內需型配送中心。
對于我們大部分客戶來說,都是超市生鮮加工配送中心。對于這類客戶,生鮮加工配送中心的功能定位主要如下:
位置:處于整個生鮮供應鏈的后端;
類型:多品種、小批量、頻率高(一般門店為每日一配送,需求較大的門店實現一日兩次配送)、響應時間要求短;
集采購-倉儲-加工-配送的一體化操作形式,專業性比較強的配送系統;
功能:比較復雜(一般配送功能和特殊功能)、屬于靈活的、柔性化加工配送中心。
(二) 確定生鮮配送中心的功能需求
從上述配送中心功能定位來看,一般配送中心需要的功能最關鍵點是確認是否具備加工功能,需要加工的商品品類,這些因素直接決定設計幾條生產加工線。
對于超市生鮮加工配送中心,主要功能包含:收貨、存儲、加工、分揀、集貨、裝運,要設計合理的作業動線、作業區域實現配送中心快速進出。
(三) 生鮮冷鏈不斷鏈,避免產品敗壞
物流配送和供應商配送兩種都不能冷鏈斷鏈。物流配送從商品到達配送中心后到最終配送到門店,需要全程不斷鏈,這是商品品質保證;供應商送貨也要保證不斷鏈,這樣保證原材料品質,否則原材料不好,配送中心不斷鏈也是沒用的。
(四) 讓生鮮配送中心加工出來的產品被消費者接受
這個問題需要在配送中心咨詢規劃階段就要開始考慮。由于消費者需求是隨時發生變化,因此就要求設計配送中心加工環節就要考慮到工藝流程設計靈活性,不能僵硬,解決客戶多樣化需求。
(五) 從商品入庫到出庫需要全程不落地,保證商品品質
眾所周知,超市生鮮配送中心一般運作的都是食品,要保證食品的衛生,就需要全程不落地,實現商品全程容器管理。
(六) 規模化加工的產品質量不變
這是生鮮配送中心的核心能力之一。為什么不讓門店直接加工,而是統一到配送中心加工呢?就是為了保證口味的一致性。其實最關鍵點就是BOM要反復試驗,得到最佳BOM。這樣對于系統的要求就是BOM需要能夠靈活設定。
二、超市生鮮配送中心物流運作特點
生鮮物流配送中心是集中所有門店對生鮮食品的需求,統一采購、統一運輸、統一儲存、統一加工、統一配送,通過專業的設備、技術和管理,追求生鮮產品的品種、質量、數量與價格最大限度地適應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和縮短流通鏈條,更好地實現生鮮商品價值。
由于生鮮商品保值期很短,客戶對其色澤等要求很高,所以在物流過程中需要快速流轉。兩個評判標準在生鮮配送中心通俗的歸結起來就是“快”和“準確”,因此在考慮生鮮信息化解決方案時,重點需要將生鮮商品“快”和“準確”因素考慮在內。
三、生鮮配送加工中心運作的生鮮商品分類
生鮮食品加工配送由于商品的特殊性是物流系統中復雜程度最高、管理最難、服務水平要求最高的。
生鮮商品按其秤重包裝屬性可分為:定量商品、秤重商品和散裝商品;
按物流類型分:儲存型、中轉型、加工型和直送型;
按儲存運輸屬性分:常溫品、低溫品和冷凍品;
按商品的用途可分為:原料、輔料、半成品、產成品和通常商品。
四、生鮮配送加工中心經營的產品及其運作模式分析
生鮮配送中心經營商品保質期非常短,就決定了很多商品都需要走越庫流程,那么我們將生鮮商品經營的商品運作模式進行分析,總結如下:
(一) 超市配送中心進行統配業務的商品分析
1、常溫存儲型生鮮商品,如南北干貨;
2、針對土豆、白菜等有存儲溫度要求的生鮮商品;
3、冷凍類生鮮商品,如雪糕、湯圓等冷凍商品;
4、提前加工產品,如腌漬食品、豆芽等。
(二) 超市配送中心進行越庫業務的商品分析
1、常溫越庫型生鮮商品,如大米等大批量商品;
2、當天加工商品,如蔬菜加工、盆菜等商品;
3、蔬菜、水果等保質期短且對存儲溫度有要求單品,如青菜等。
五、生鮮商品的信息化解決方案
(一) 生鮮商品入庫解決關鍵問題
1、 生鮮入庫流程
圖1 生鮮入庫流程
2、 生鮮商品入庫形態分析
生鮮商品入庫形態和出庫形態是緊密關聯在一起的,因此此處討論也會涉及到很多出庫形態分析。
1) 標準箱出入庫操作特點及其系統要求
①入庫和出庫商品形態完全相同;
②同一個SKU,商品為統一的規格;
③操作模式類似常溫整箱商品出入庫;
圖2標準箱入庫
2) 轉換規格出入庫操作特點及其系統要求
此類進出庫商品操作特點
1、入庫和出庫商品規格不一致;
2、需要在倉庫內部進行轉換規格加工;
3、操作模式類似常溫拆零商品出入庫。
此類進出庫商品系統需求要點
1、需要系統能夠支持庫內商品規格轉換;
2、門店要貨需要按照小包裝規格的倍數進行要貨。
圖3:轉換規格入庫
3) 類標準箱出入庫操作特點及其系統要求
此類進出庫商品操作特點
1、入庫和出庫以類標準箱進行操作,但結算以重量為單位;
2、和標準箱的區別:出庫時以實際系統記錄重量跟門店進行結算;
3、操作模式為生鮮商品特有的操作模式。
此類進出庫商品系統需求要點
1、這類商品按照重量進行結算,包含跟供應商、客戶的結算;
2、特殊在于出庫每一箱重量都不一樣,并且按照每一箱實際重量進行出庫;
3、容器管理:如下圖所示西瓜框從收到出需要統一記錄管理。
圖4:類標準箱入庫
3、 生鮮商品入庫和常溫商品入庫區別
1) 關于質檢需求不同
常溫商品一般來說都不需要質檢,生鮮商品幾乎每個單品入庫都需要質檢,因此對于系統質檢功能需求要求更高。質檢功能主要系統關注點為:
對質檢人及其質檢結果進行記錄,目的是為了實現追朔功能;
質檢未完成商品庫存狀態。質檢未完成的商品因為是不可用庫存,直到質檢完成,商品合格;
質檢過程中商品存放位置,質檢過程中商品有可能存放在帶質檢區域,有可能存放在商品正常存儲區域,因此系統都需要能夠支持;
質檢完成后領料如何處理,質檢完成之后領料需要返還到配送中心,同時需要對領用過的商品進行處理,以做到精細化管理。
海鼎推薦質檢流程主要如下:
圖5:質檢流程
2) 跟常溫物流相比,生鮮物流入庫需要檢驗內容較多
常溫商品入庫,收貨人員主要錄入信息為商品數量、規格、生產日期三個日期,對于生鮮商品入庫,除了需要錄入上述三個信息外,還需要錄入如下信息:
入庫扣稱問題。因為生鮮商品比較容易腐爛,并且新鮮度都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在收貨入庫時考慮入庫扣稱的比例;
生鮮商品凈重問題。生鮮商品入庫時很多都是都有容器,但是跟供應商結算是采用重量進行結算,因此需要系統考慮如何快速準確計算商品凈重;
由于生鮮商品入庫關注的信息非常多,因此推薦采用電腦進行生鮮商品入庫。
圖6:收貨臺車
4、 生鮮商品入庫其他特點
很多生鮮商品不可分割性,導致的入庫超重的問題。因此需要系統支持入庫數量大于訂單數量,但是需要限定超重的比例;
生鮮商品很多都是沒有條碼,因此需要系統能夠支持打印條碼。
(二) 生鮮商品出庫解決關鍵問題
1、 生鮮出庫流程
圖7:生鮮出庫流程
2、 生鮮商品出庫形態分析
標準箱出庫:和常溫整箱出庫操作相同,掃描標準箱條碼進行出庫;
轉換規格出庫:常溫拆零操作,掃描轉換規格商品條碼進行出庫;
類標準箱出庫:掃描收貨或者分裝時打印的商品條碼,直接出庫。此商品條碼已包含重量信息。
3、 生鮮商品出庫要點分析
1) 生鮮商品出庫模式及其揀貨工具分析
生鮮大部分商品保質期非常短,因此很多商品走需要走越庫流程,因此生鮮系統需要支持越庫和統配兩種出貨形式;
由出庫形式決定了生鮮系統需要支持摘果和播種兩種作業模式;
生鮮商品揀貨工具支持表單、標簽、RF、電子標簽。推薦采用RF或者電子標簽進行揀貨。
2) 生鮮商品出庫其他要點分析
生鮮商品不可分割性,造成會超單分撥;因此生鮮系統需要支持出庫超單,但會限制比例;
出庫復核是保證商品揀貨正確性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們需要集貨區復核,包含件數復核和容器內商品復核兩種方式,同時支持裝車件數復核;
生鮮運作過程中會出現大量容器,因此對于容器精確管理將是生鮮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海鼎容器全程容器管理,解決容器丟失問題。
圖9:容器管理流程
(三) 生鮮商品排車裝車解決關鍵問題
如果配送中心即運作常溫商品也運作生鮮商品,那么需要系統支持兩個溫層商品單獨排車,也需要支持兩個溫層商品合并排車;
對車輛出車信息和回車信息進行詳細登記,以便進行考核;
將裝車作業順序、送貨順序與倉庫內部揀貨作業順序,匹配起來。
圖10:生鮮排車裝車流程
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連鎖超市生鮮配送中心未來將越來越多,生鮮配送中心粗放式管理到精細化管理也將成為趨勢,因此生鮮配送中心信息化勢在必行。本文從生鮮信息化運作的入庫、出庫關鍵環節進行解析,以期能解決生鮮倉庫運作難題,為實現生鮮倉庫精細化管理提供借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