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心:中國實體購物中心正處于同質化嚴重的時代,客群商圈的重疊,導致各購物中心定位雷同,業態相似,商業空間環境單一重復……當某個新購物中心度過3個月的開業關注期后,是否還可以繼續保持對消費者、品牌經營者的吸引度,保持持續穩定的銷售收入,成為判斷購物中心成功與否的關鍵。
主題化設計必殺技——“六感體驗”牽動消費者的心
從分析消費者的購物心理來看,消費者進行購買活動中,除了少數具有較強目的性消費者迅速完成購物外,大多數消費者會除了關注商品自身各種信息外,還會對周邊售賣的環境進行心理評價,帶著個人認可態度及受社會大環境的導向,對購物中心進行綜合印象判定,決定是否完成實現購物,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沖動性消費者”。
因此,抓住消費者購物情緒的變化點,對商業空間進行主題化調整,打造親民、創新環境,增加五感體驗互動,有利于購物中心更好體現運營優化的目的,即延長消費者的購物時間,吸引消費者關注的眼球,增加消費者的沖動消費和持續性消費的目的。
隨著“體驗式”購物中心理念的深入人心,購物中心追求從視覺、嗅覺、觸覺、聽覺、味覺為消費者營造獨特的體驗感,從而觸動消費者的“心覺”。
商業空間主題化設計已經逐漸從單純的色彩元素使用向強化體驗性的發展,商業空間不僅從視覺引導消費者,更多的開始增加互動空間,從視覺、嗅覺、觸覺、聽覺等方面充分展開,結合購物中心的定位主題,重點打造局部。
那些成功的主題化設計——各出奇招“做自己”
就設計而言,依托某個與商業定位匹配的特色風格,展開主題化設計,大多是通過提煉風格中某個具有強烈特征的元素形象、色彩、造型線條、材質、音樂、氣味等手段打造。
案例一:新加坡怡豐城
成功地從商業空間中打造與眾不同的亮點,吸引消費者視覺;并能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環境中獨領風騷,將主題化商業設計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案例二:泰國 Terminal 21 購物中心——逛遍各國風情
2011年開業的Terminal 21購物中心地處曼谷新興商圈中心,相比暹羅區集中的購物中心如Siam Paragon,更為吸引年輕時尚客群。
意大利羅馬層店鋪門頭統一采用意式弧線、色彩裝飾,結合主流國際連鎖服飾品牌工整排列實現意式主題風格。
MF樓層主題城市為巴黎,主力店為星巴克咖啡及H&M,商戶以品牌時尚女裝為主,香水、化妝品等業態作配搭,營造國際范女性休閑購物區域。
1F樓層主題為東京,商戶由一百多家經營女性服裝服飾的本地設計師品牌店組成,咖啡甜品店、美甲店等組合豐富樓層女性購物體驗。
2F~4F分別按此思路體現倫敦的年輕時尚、伊斯坦布爾的異域風情、唐人街主題餐飲。
6F層通過簡潔線條、色彩、燈火強調數碼科技環境,主題打造高科技娛樂數碼業態。
Terminal 21 在各樓層打造不同航空區主題,同時結合業態組團和特色品類體現項目時尚定位。
各樓層的公共區域成為聯動各樓層主題的航站樓,充分利用明確各類元素體現。
案例三:日本三麗歐彩 HELLO KITTY——把形象主題做到極致的專賣店
由于目標客戶、商品結構等方面的差異,三麗鷗(Sanrio)專賣店可以分為兩種類型:Vivitix 以及 Gift Gate。
通過以上案例,我們依然強調在運營優化中,重視對商業空間進行主題化的創新設計,不僅僅是從傳統的色彩、線條、燈光的視覺上,還需增加具有一定體驗性的元素、如氣味、音樂、甚至追究到每個單鋪的門頭裝修,都需依照主題,分解標準進一步落實體現。
(來源:商業地產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