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號,“黑天鵝”驟降沃爾瑪,當日沃爾瑪總部開始約談部分員工,下達裁員的指令。
對于圍觀者,更多的都是在猜測沃爾瑪此舉的意圖或背后的深意,有隔岸觀火之嫌。然而如果是沃爾瑪裁員事件的當事人,他們又會如何感想?裁員涉及的員工,大多有15年以上的工齡,按本科畢業就進入沃爾瑪算起,這些員工大多近四十歲。“四十不惑”,沒有解惑,卻在四十歲又要重新開始征途。五味雜陳可能只有這些當事人最清楚。
納西母.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黑天鵝》中闡述過“黑天鵝”現象,用黑天鵝喻指突然降臨的緊急事件。對于沃爾瑪當事的員工來說,被裁員就是一只“黑天鵝”突然降臨。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只黑天鵝是在感恩節那天降臨的,這樣的“感恩禮物”讓那些當事人可能會特別記憶深刻吧。
為了防止“黑天鵝”的降臨,塔勒布還寫過一本書叫《反脆弱》。通讀這本書后,作者所指的反脆弱是指在黑天鵝降臨前做好各種準備,預防其降臨或者降臨后可采取哪些措施。
在職場,存在各種不確定性,尤其是在零售業遭遇寒冬的當下,這些不確定就猶如那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一直懸在上空,不知什么時候會落下。行業的前景,作為個人很難改變和扭轉,能改變的就是自己。
吳曉波寫過一篇文章《所有的青春都為中年做準備》。他說,“在這個中年的午后,你能夠安心坐在立冬的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單樅茶,你有足夠的心境和學識讀一本稍稍枯燥的書……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們的投資期無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階段。”青春期的你努力了多少,投資了多少,中年的你就會有多少積累。
所以,總也惶恐。就像這些沃爾瑪的同行,在四十上下的年紀接到被裁員的通知。可能有的人早已做好了準備,這一切雖然來得突然,但那些青春歲月的努力早就可以把這突然消融盡逝,失去了一份工作,卻有N多機會在等待,可以慢慢選,慢慢挑,慢慢想;可能有的人如五雷轟頂,頓時世界塌陷了半塊,近中年的年紀又要再去和那些八0后、九0后拼體力、拼智力,未知的前方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知名作家六六也寫過一篇文章,她在文章說,她報了中歐的MBA班,為上學兩地跑;學完MBA,她還要準備學英語。她把她的生活打理得緊湊和緊張。中年的她為何要如此辛苦。她說,她得為有一天寫不出作品做準備,除了寫作,她還要有其他技能,她想讓她的老年能從容不迫。
原來,今天的自己都是為明天的自己在打理,明天的自己就是今天自己的累積。不管處于生命的哪個階段,都是為明天的自己而努力。
所以,現在,腳踏實地的做每一件事,不一知半解,不貪多求全,不淺嘗輒止,從今天起,為今后的自己而積淀。
柳二白- 該帖于 2014-11-29 13:3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