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美國管理學家泰勒說過:工人如牛馬,效率高于一切,管理就是監控。
斯圖爾特·克雷納在《管理百年》中寫道:管理學思想開始關心人,不是出于人道,而是因為絕望。
美國通用公司老板斯隆說:沒有哪項決策比人的管理更重要,好的人事決策都是長時間換來的,要堅決杜絕管理者在“人事”方面的浮躁和草率;如何把人安插在最適當的位置,然后自然會有不俗的表現,這是“人事”藝術之焦點。
科學人本管理需對組織結構與職位管理(即企業組織的各個要素)進行有效排列、組合,明確管理層次,以及通過崗位職責的描述,做到人適其崗,人盡其責。要讓員工看到并弄懂:人力資源規劃書、公司組織結構圖、職位說明書。這樣會加快企業找到合適的人、可塑的才,同時有效溝通、人心凝聚得以加強,在企業形成橫向競合、縱向授權的良好發展態勢。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代社會,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是讓企業在競爭中保持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終驅動力量。因此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要點燃員工的熱情,讓員工盡心竭力地工作,從而杜絕人浮于事、碌碌無為的不良現象。
合理運用激勵方法:
沒有激勵就沒有進步。激勵員工的潛能和熱情,讓他們自動自發、無怨無悔地完成任務。
激勵方法除了我們常用的薪酬、績效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視員工為“上帝”的尊重式、細心體貼下屬的情感式、信任引導員工的信任式以及負面激勵等多種方法。
“一樹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激勵工作是一個連續、連貫的過程,任何一個微若沙粒的細節出錯,都會“差之毫厘,謬之千里”。
激勵方式、方法要因人、因事而異,總之是要最大限度的挖掘員工潛力,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作者:工作著)
- 該帖于 2015-1-8 14:0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