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過去還不到兩周,一陣全球范圍的關店潮卻來勢洶洶,其中不乏像Tesco、梅西百貨和J.C. Penney這樣的大品牌和老字號。
幾乎是同時,Tesco宣布將關閉43家不盈利的門店,并在2016年關閉其在英國柴斯亨特的總部以應對自成立95年以來最大危機。J.C. Penney宣布將關閉39家店,占其總門店數量的4%,緊接著梅西百貨聲稱將于年初關閉14家門店。而此前,青少年服裝零售商Wet Seal 宣布關閉500多家門店,約占其門店總數的三分之二;女裝品牌Deb Shops被裁決破產并關閉將近300家門店以清算部分債務。英國大眾時尚零售商 Bank Fashion進入破產管理,1555名員工面臨失業的可能。
西爾斯也在試圖挽救其銷售持續下滑的局面, 公司加速關停235家業績不佳門店,這是西爾斯2014年8月份公布預計關停130家門店數量的近兩倍。美國第二大電器連鎖店集團RadioShack在2014年關閉了175家門店,并正通過與貸方談判以獲得支持關閉1100家門店。
而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零售企業正在或者已經縮減業務。
有分析師指出,目前的零售商門店數量太多導致供求不平衡,尤其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線上購物。其次,郊區開店的理念不再適用當前的人口統計分析,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涌向城市。
但除了這些外部原因,零售商也面臨著各自的內部問題。比如說很多青少年服裝品牌關張是因為他們的產品對于目標客戶群不再有吸引力,他們開始轉向快時尚品牌比如說H&M和Zara,后兩者目前發展迅猛,造就了很多新的億萬富翁。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在服裝零售業一片關張之聲的時候,優衣庫能夠在2015年第一季度利潤上漲了63.9%。
同時,也不是所有的關張都意味著“不堪重負”。一些企業通過主動關閉部分業績較差的門店來集中火力在業績好的門店發展上,以實現“斷臂求生”。
盡管對于面臨失業的員工們來說這是一個壞消息,但SW Retail Advisors總裁Stacey Widlitz卻認為這是零售業早就需要的一陣清風。
“這是很長一段時間來我聽到的最好的消息,我們建了太多的門店,而零售商們實在不愿意面對現實去砍掉大量的已有門店。現在還只是第一輪,我們很快就看到越來越多的門店關張。然而對于零售來說,現在“節食”是一個非常健康的跡象,作為投資者,應該對此表示歡迎。”
幾乎每年的第一季度都會出現很多關店的消息,然后引起小恐慌,但是我們很快又會發現新的零售企業涌現出來,填補空白的新租戶可能是健身房、小診所等等。比如說,愛爾蘭服裝零售商Primark就已經租下了7個原先的西爾斯門店。(中國連鎖)
- 該帖于 2015-1-14 9:2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