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和朋友聊天,說到一個話題,我們之前一直認為的,社區便利店行業是越做越小,越來越少。一個大超市開到小區周圍,基本邊上的一些小百貨、小便利店都將面臨關門�,F在我們要說的就是,借助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目前O2O的興起,便利店行業興許又要得以重生了!下面我來闡述我的觀點。
如上文所提到,大家都覺得大超市開進社區,小百貨店和便利店就意味著關門。主要原因就是大超市(比如沃爾瑪等)以其采購優勢和規模優勢在價格競爭上和便利店拉開很大的距離,導致便利店很難生存。但是為什么我們去到香港,發現香港特大型百貨超市比較少,街頭巷尾分布著很多的便利店、小超市呢?原因就是香港寸土寸金,店面的租金是非常的貴的,而百貨店毛利低,很難支撐。所以香港占地面積比較大的超市都是賣黃金、珠寶、電子產品或者化妝品為主,很少有類似大陸這邊的沃爾瑪進駐。除了租金貴以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人力成本很高。導致特大型的超市很難生存。
同理,目前國內隨著房價的上漲,店面租金也占公司運營的很大成本,同時,人力成本也很高,這幾年由于物價的上漲,通貨膨脹導致的工資上漲也很快。加上互聯網對超市利潤的侵襲,很多超市都紛紛關掉門店。因此,以后的日子,大超市擴張的現象會是越來越少了。
分析完大超市的生存環境,我們就要說到便利店了。之前由于大超市的價格優勢,導致便利店生存艱難。而隨著租金、人力的上升,大超市的價格也并沒有很大的優勢,反而公司的運營成本很高,而便利店一般都是夫妻店,2-3個人就完全可以打理下來。 另外便利店還有一個競爭對手就是網上超市,比如1號店等,我們發現,便利店的價格和網上超市的價格比較接近,但是網上超市卻有著難以逾越的快遞成本。而便利店由于都是社區店,配送成本很低廉。如果便利店能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環境中借助好的O2O工具,再解決自己的配送環節,我們可以預見,便利店將可以和傳統的大超市以及網上超市相競爭了。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場景:您住在一個小區的20樓,早上起來,發現家里的米和油快沒有了,馬上就要到中午做飯了。你是自己步行到離小區有10-20分鐘的超市去購買,然后把油和大米扛回來呢?還是便利店自己開通了一個微信公眾帳號,您直接在上面下單,然后便利店的無線網絡打印機,看到有下單,自動將單打印出來,然后安排店里的員工給您送到樓上?
甚至我們還可以想象,中午來客人了,家里冰箱里缺飲料、啤酒了,您是特意下樓到超市去買,還是愿意拿起手機,把昨天剛加的樓下社區便利店的公眾帳號打開,直接在上面下單,然后便利店的員工馬上就給您送上來? 再想想我們處在CBD的白領們,喝下午茶了,之前是打電話到樓下的便利店叫零食,一個一個的問店小二,有沒有花生米?有沒有某某奶茶?還是直接拿起手機,在便利店的公眾帳號上點單,然后坐等店家送到樓上呢?
因此市場擺在這里,我們預見到了這個市場,于是就開始著手這方面的開發,我們力求,讓便利店的商家更容易的進行移動互聯網的落地。解決商家從線上產品的展示到線下訂單內容的打印、配送整條流程的梳理。目前也有合作的幾個客戶。發現效果都非常的好。
我們合作的商戶,店老板對微信也非常熱衷,在知道我們的這個移動互聯網工具以后,第一時間和我們合作,安排員工將店內的產品添加到微信便利店系統里,然后對周邊小區居民進行營銷,讓小區居民關注公眾帳號,通過公眾帳號即可點單、然后配送上門收款。大大的減少了客戶選擇商品和便利的電話溝通時間,以及一些客戶遇到緊急購買需求的時候,不得不自己下樓去購買挑選。為顧客帶來了諸多的方便。
- 該帖于 2015-4-19 11:1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