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百貨店鞋子的陳列我想說四個方面;
1、確定適當的店面構造與構圖。
假設一個平面框框里,鞋子及商品擺設的分布,鞋子雖是立體,但是從各個角度看來也都是一個平面,基本原則共有四個:5比5、 7比3、3分之一、7比3交叉構圖。
2、將陳列的商品分為三類陳列:
(1)流行魅力: 當季流行商品或新商品、熱門話題商品、生命周期中屬于導入期的商品 等。跟營業業績無關,主要是讓顧客“看”的鞋子。放在店頭櫥窗最醒目的位置,如門口的兩側櫥窗,每一季均更換內容,說明當季的流行主題。而在店內的架子上,也分為三部分,與人的視線平行,不彎腰就可取得的架于應擺設力部隊商品,流行魅力商品則放在其上,比平行視線稍高的位置。當然這一類鞋種就必須以顏色、裝飾品、背景造設等手法來創造流行與魅力。
(2)主力部隊:利益貢獻度大的商品或積極要推廣的鞋種以及一般穩定銷售的鞋種。
(3)滯銷拍賣:80對20的原則里面,20%的商品就是指這一類滯銷鞋種。而20%再乘以20%=4%,4%的滯銷品就像被顧客,甚至被店員遺忘的鞋種,無論怎么樣都賣不掉。這一類的鞋種也必須注意,在以零碼鞋名義超低價拍賣以后,剩余的鞋種也必須慢慢地、悄悄地以其它鞋種替代。
3、擺放原則
為了誘導其走向鞋店內部,鞋店的正面,以及通路開路的左右邊,應盡量作商品演出,引起其繼續觀看店內其他鞋子的欲望。通路如果較長時,平均每2公尺作一個商品演出,而且最好擺不同的鞋種,以增加多樣性。鞋子的價格應該是靠近門口的必較便宜,而慢慢朝里面越來越高,而且增高的幅度不能一下子變化太劇烈,而令顧客無法接受。因此價格帶的配置應該如階梯一般,以適當的幅度漸漸升高。陳列順位應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由前至后。其次與平面比起來,立體的物品總是令人注目,在可利用的空間范圍內,盡量使用立體陳列的技巧,或者作交叉陳列。另外利用光背效果,屏風效果和善用框框效果:將鞋子形象突顯出來,必能吸引行人的目光。
4、確定鞋子擺設的地點
入口設置透明門,且必須能讓行人輕易地自道路或走廊進來,所以入口及櫥窗的位置及設計,必須在鞋店對面距離20一50公尺的地方;從站在門口的考慮法,鞋子應放在與入口成放射線對應的對角位置,而試穿區也應在同樣的位置。人也有沿著墻壁行走的習慣,所以收銀柜臺、接待柜臺以及包裝柜臺等應該在入口對角線且接近墻壁的位置;通常自入口處按價格自低價到高價配置進來,而一方面也要考慮鞋子的數量,新鞋樣以及季節性鞋樣則一定要配置在鞋店前方靠近入口處;而店內通路的數目,也就是需要安排幾條通路,則依鞋店面積及店頭鞋子數量決定,橫及縱的通路依上述條件而有不同。一般通路的設計采縱線及橫線的直角格子狀設計。
galiztb- 該帖于 2015-5-7 10:1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