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連鎖店是一種運用現代化的經營方式、管埋技術和設施,為顧客提供全天侯的商品和服務的零售企業,在國外已有數十年的發展歷史。
1927年,美國的桑斯蘭德公司(Southlandice Company)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家 便利店 ,l947年改名為7—Eleven公司,當時有店鋪47家。l99l年,公司被7—Eleven日本公司收買。到90午代末期,7—Eleven公司已成為全日本最大的連鎖便利公司,擁有7000多家店鋪,年營業額高達l7409億日元,年利潤達到1120億日元。
目前,日本己成為世界上連鎖便利業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積累了比較成熟的運作經驗,形成了以7-Eleven、Lawson、Familymart、Circle—K、Sunkus、Ministop、 Kasumi—Spar和3-F等為代表的8家連鎖便利公司,共有店鋪5萬多家。日本便利店自有品牌的獨賣商品品種,已超過全部品種的50%。這些商品都是便利店業者與制造商合作研究開發,不斷試做、試吃而呈現出來的獨賣與獨創商品。目前,每個30平方米的店面里,平均要賣3000種貨品,每周要上架200種新商品,而在3000種商品中,每年幾乎有三成下架,不再販賣,顯示便利店對產品要求之嚴格可見一般
我國連鎖便利店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尤其廣大珠三角競爭十分激烈,美宜佳、天福、上好、喜洋洋、喜士多、萬店通等眾多品牌,
經營一家成功的便利店,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認真經營的。有人總結為:“成功的門店=便利+服務+人”,其中最關鍵的還是“人",就是門店的員工和團隊。因為門店以繁雜的日常事務居多,這些事情全靠員工來完成,員工就是日常事務執行者,店長更多時候只起到提點督促的作用。店長必須熟練掌握相關操作,如:學會報貨、調整上下限、淘汰新商品、引進新商品等等,不斷的教會團隊成員,讓他們感受到店長的信任和重視,并將日常事務工作按照要求及標準執行落實到位。
便利店 通常備有1000-2000種左右商品(取決于門店經營面積)。店長(門店經營者)要掌據市場的需求變化、了解競爭對手的情況,并且根據氣候、溫度、季節的變化、顧客的風俗習慣和節假日的消費需求特點,統籌安排及時調整商品結構。其中店長如何調整門店商品結構,哪些商品需要下架處理呢,具體操作參考如下:
一、選擇商品:
最近兩個月滯銷商品數據;
二、分析商品
按照品類分類分析(立柜、收銀臺、貨架商品;食品品類、用品品類)建議下架。每個品類商品根據具體相關參數數據進行分析。然后店長根據數據分析報表同門店實際情況選擇下架商品。
三、處理商品
按照公司下架操作要求及相關流程,將可退商品直接退公司或供應商,不可退商品聯系退公司或供應商,或者降價、移庫、搭贈等方式處理。
四、引進商品
下架一個商品,我們就需要引進一個商品,一般原則為:同一品類其它毛利高、銷量好、同類門店上架率高的又是可退商品。
連鎖總部統一收退商品處理流程設計:
1、總部:確定商品制定相關要求及處理流程的通知
2、總部:相關人員錄入單據;
3、總部:下發通知;下發收退數據分析報表
4、門店:查看通知;按要求處理收退數據,并提交系統;并打包封箱待物流收退回倉庫;
5、總部:審核
6、物流:送貨員查單按要求驗收簽字,回收,送回倉庫入庫;
[email protected] 該帖于 2015-5-21 11:0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