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專欄:別唱衰亞馬遜,就會員項目一點,亞馬遜就比這些有著百年歷史的實體店們強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亞馬遜,你學不會!
在今年財富雜志公布的500強中,亞馬遜在再一次上榜的同時,排名暴漲24名,達到第88名——這里唯一沒變的是,亞馬遜是全球最恐怖的純電商企業,如果按照德勤每年發布的《全球零售力量250強》的分類,亞馬遜直接就是“非店鋪零售(Non-Store)”。
當然,也就在今年7月份一場“715盛典”讓亞馬遜賺得盆滿缽滿,不過最為可怕的在于,此次715完全是金牌會員的盛典,所有參與顧客都必須是金牌會員(Prime)——這個每年要掏99美元的。
我曾經寫過,這場活動是付費會員制的一場大勝,事實上,亞馬遜本身從金牌服務上可謂是賺翻了:盡管看起來亞馬遜要為金牌會員提供更多的服務——比如電子書租賃、音樂、視頻等等,但是這些東西其實給顧客挖了個“坑”——掉下去,就上不來了。
一個顧客寫道,“我的金牌服務剛剛過期了,于是我看了看我在這一年的消費,我總共買了31件商品,盡管這意味著我把99美元賺回來了,但是這些東西大多不是那么有用的”。
的確,非會員在購買時必須達到35美元才可以享受免費送貨,不過嘛,送貨時間是5到7個工作日,這在很大程度上讓顧客意識到,如果只是看到個喜歡的小玩意,那還是假裝沒看見吧。
但是金牌顧客不僅沒有購物限制,還能再2天內收到商品——這種體驗就像吸毒一樣,習慣了就回不來了。
如果這些東西可以“戒掉”的話,你就會發現,“坑”才出現在眼前:你會收到一個推送信息,亞馬遜的APP會告訴你,“親,你在云端的各種音樂要刪掉了哦,你不能免費看這些劇了哦,我家的云服務也不是無限容量了哦”。
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說,電子書、音樂、視頻、云服務至少會用一個,于是,當自己的金牌會員過期時,如果接到這樣一個推送信息,我只能說,這有點“打劫”了。
很多人會說,還有那么多類似服務,比如音樂方面有Apple Music、Spotify,視頻方面有Netflix等,可是別忘了,一方面顧客可能更習慣于亞馬遜而沒有使用上述平臺的服務,另一方面上述平臺的月租費并不便宜,折合年費的話,不少和亞馬遜金牌服務是相當的——可是在亞馬遜你只需要99美元就可以享受一切。
所以,亞馬遜這個“坑”可謂是用美妙的服務這桶“溫水”把顧客這群“青蛙”都給煮死了。明白了沒,這才是亞馬遜金牌服務的真相,這也解釋了為何亞馬遜金牌服務的訂閱率、續訂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零售威觀察》評論
顧客一方面掏了99美元每年的“年費”,另一方面,為了“報復”這白出的99美元而瘋狂購買:
數據顯示,金牌會員年均購買1500美元的商品,而非會員的購買額為625美元——這兩方面亞馬遜就賺翻了。
隨著后來各類植入金牌服務的增值項目,消費者繼續“報復”亞馬遜——不用白不用!——結果成了亞馬遜的“俘虜”。
只能說,亞馬遜老板貝索斯的腦子太精了。
所以,別唱衰亞馬遜,就會員項目一點,亞馬遜就比這些有著百年歷史的實體店們強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聯商網專欄作者 文/王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