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萬達百貨撤場調整引發(fā)的思考,歡迎補充;能不能盼萬達點好,有舍才有得嘛;探訪將開業(yè)的福州東二環(huán)泰禾廣場;佛羅倫薩小鎮(zhèn)一日游,談談我的感受;鬧大了,臺灣導游爆康師傅驚天內幕;曬曬那些年我在Tesco樂購的工資單;一個在應聘路上的零售業(yè)舊人心情日記...精彩內容別錯過,快來看聯(lián)商論壇一周熱點話題!
一、萬達百貨撤場調整引發(fā)的思考 歡迎補充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5/684584.shtml
零售人往往也會面臨撤退,這是市場規(guī)律,很正常。閉店規(guī)模的這個市場的大撤退、調整規(guī)模的在這個商場的撤退、乃至是個人的發(fā)展在這個公司的撤退,但能不能站好最好一班崗,我想不僅僅是對零售人職業(yè)的考驗,也是對市場頭腦的考驗,如何撤退的漂亮,對市場、對公司、對品牌三方應該都有一個好的回饋。
@有空:萬達是最成功的趨勢投資者,沒有之一,否則沒有辦法解釋關門的那部分萬達百貨撤出時為什么像打了敗仗的軍隊一樣,一瀉千里,慌不擇路,根本不管與它合作的品牌、員工等友軍。
@練習簿:萬達對撤場有非常高的要求,把負面消息降到最低,根本不允許借撤場來進行促銷信息的傳播。更談不上借勢營銷了!
@CN芳華:萬達恨不得一夜之間全部撤空,圍起來。
二、能不能盼萬達點好?有舍才有得嘛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5/684949.shtml
明明知道百貨行業(yè)在互聯(lián)網(wǎng)電商沖擊下奄奄一息,領軍者如銀泰沈國軍都甩手不干拱手送給了阿里巴巴,而萬達百貨不過在全國關閉了部分虧損店,但還是津津樂道沒完沒了;所以明明知道卡拉OK之類的量販模式已經(jīng)日薄西山,連錢柜都已經(jīng)關張走人,而萬達旗下的大歌星關店不過是順勢而為,但還是幸災樂禍冷嘲熱諷;所以,明明知道,哦,這一點未必明明,萬達在轉型時必然會打破一些壇壇罐罐,在轉型時必然會舍棄一些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在轉型時必然會進入一些新興行業(yè),但是大家還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越熱鬧越熱鬧,越熱鬧越鬧心。
@AC.Tank:越是名人,就越是有人想看他鬧心。這是娛樂的本質之一,看到高大上的人物原來和我等小民一樣有鬧心的事,心理就平衡了許多。想來首富應當是洞悉世間百態(tài)的,不會為這等事情鬧心吧。
@甲方&乙方: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水皮,他是《華夏時報》總編,《華夏時報》是萬達旗下的媒體。
三、探訪將開業(yè)的福州東二環(huán)泰禾廣場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5/684625.shtml
150萬平方米的綜合體,一期商業(yè)面積24萬平方米。部分服飾:(沿街5-6個頂級品牌待進),versace,kenzo,mcm;快時尚:UNIQLO、GAP;餐飲:富臨皇宮,蓉悅,臺塑王品,上海小南國,上海老站;APPLE STORE;西西弗書店;迪卡儂,CGV影城…
@恁捏撅不:福州真的有這么強的消費力嗎?
@奇妙旅程-福州:做商業(yè)的,可能都有點職業(yè)病,也許是思維定勢吧,視野局限于大大小小的專柜,專賣店,習慣于把一些幾百塊化妝品,幾千塊包包的業(yè)績當做消費力的象征;卻忽略了福廈這些城市自身就是個奢侈品,動輒幾萬的房價,隨便一套房子都是三四百萬起跳,什么賣幾個一線口紅,面霜算個毛,去質疑他們的購買力本身就是有點滑稽的事,不然你以為華潤傻的,拿40幾億在福州二環(huán)外買個P大的地搞萬象城。
四、佛羅倫薩小鎮(zhèn)一日游談談我的感受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5/684627.shtml
我認為未來奧特萊斯還是比較有潛力的一種零售業(yè)態(tài),據(jù)悉目前,國內已開業(yè)、在建與規(guī)劃的奧特萊斯項目超過250家。未來的競爭也將更趨白日化,奧特斯萊的成功運營主要依靠強大的品牌資源與專業(yè)化運營。在品牌資源方面其實各個奧特萊斯能做差異化的可能性非常少,那專業(yè)化運營就變得格外重要了。奧特萊斯應注意培養(yǎng)自己獨特的品牌定位,定期舉辦合適的宣傳活動和會員活動,同時與品牌協(xié)同合作,密切統(tǒng)計每個活動的客流聚集度和消費轉化率,切實提高品牌價值和消費轉化率,而不是為了營銷而營銷。
@alan66:很遙遠的地方,看到新聞,今年上半年開業(yè)5個月業(yè)績4億,今年業(yè)績據(jù)說至少能達到8億,有希望上沖10億,也不知道真假,夏天高溫沒人戶外曬太陽。
@alan66:80%的新奧萊估計活不下去,都是賣鋪的,20%有戲的都是專業(yè)外資機構和百貨集團開發(fā)的。
@samlan:佛羅倫薩小鎮(zhèn)的折扣比青浦還要低一些,體驗性比青浦更好,個人比較看好。
五、鬧大了!臺灣導游爆康師傅驚天內幕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5/684663.shtml
視頻中,這位操著一口臺灣腔,自稱是導游的女子,向車上的大陸游客說道:“康師傅在大陸使用的餿水油數(shù)量是臺灣的56倍。這個新聞大陸有報道嗎?沒有,但臺灣知道。”女導游還表示,臺灣有個行動叫“滅頂行動”,但頂新集團不怕,因為大陸有14億人的市場。大陸人就算10億人抵制,只要4億人支持,頂新集團就發(fā)財了。
@退思居士:應該是真的,魏家以前就是在臺灣搞泔水油好像吃死人了,破產(chǎn),破產(chǎn)后剩得錢來大陸賺了錢又殺回臺灣,這次又老罪重犯。
@丹尼爾:康師傅所謂的嚴正申明,內地完全沒有從臺灣進口,可見發(fā)生在臺灣的問題是默認的。店大欺客,祈禱這樣的爛招不會用在內地。
六、曬曬那些年我在Tesco樂購的工資單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5/684878.shtml
今天找東西,翻到一直保留的工資單,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樂購的,雖然離開樂購很多年了,但是看到網(wǎng)上這么多關于樂購的負面報道,還是挺心酸的,雖然我也非常厭惡樂購一些盤踞著要職卻只會打官腔耍嘴皮子而沒有一丁點真才實學的管理干部,也正是他們讓員工與企業(yè)之間的矛盾從無到有、愈演愈烈,變得不可調和,但這絲毫不影響樂購在我心里最高的位置,曾經(jīng)的樂購擁有非常優(yōu)秀的管理干部,有著非常專業(yè)的培訓系統(tǒng)和講師,給了我非常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自主操盤的空間,這都得益于當時的幾位領導干部,毫無私心傳授我專業(yè)知識,鼓勵我大膽去歷練,至今我都很難再遇到這樣的企業(yè)和領導干部,這些年的工作也都是受益于當年在樂購學習到的扎實的專業(yè)技能。
@拼搏向上:每月工資單我基本都留著,呵呵,將來看看我每個階段的成長過程。
@寬廣張某人:留個念想吧,不管走到哪里,到哪個超市去工作,這些工資單都是最好的珍藏!
七、一個在應聘路上的零售業(yè)舊人心情日記
http://www.ntjiede.cn.cn/club/archives/2015/684611.shtml
在號稱世界第一的零售商里打滾了十多年,自以為羽翼豐滿了。就飛向了自為遼闊的天空。可當自己在天空飛翔的時候,才發(fā)覺自己的翅膀在遇到風雨后,讓自己折翼商場。過于自負的我,不得不承認,自己并沒有自以為是的強大,四處的碰壁不但讓自己傷痕累累,卻依然孤傲的不肯向現(xiàn)實低頭……直到眾叛親離的時候,才發(fā)覺自己的無能……
之所以在這里寫下這些,只為讓自己記住,重新出發(fā),必須從零開始。放下自己,放下所謂的自尊,重新開始學習,從學習做人開始……
@AC.Tank:都是人生經(jīng)歷,經(jīng)歷過后就會學會選擇了。其實最難的到不是以前曾經(jīng)做到過多高,而是感覺沒有做下去的價值。就是找不到那種“這個公司的未來一定很好,在這里工作一定會很有成長”那種感覺。每天在做著自己認為不會有任何未來的動作~~過來就好。人生就是好的壞的都見識了,才能學會客觀評價自己的想法。
@袁大師畫圓:其實,零售這一行發(fā)展到現(xiàn)在,技術和知識上的東西根本不用一般的工作人員去研究。并且分工越來越明確,培訓越來越具體。公司并不愿意在處于操作層面的人身上有過多投入。所以,要想把這個事情干好,更多的要看你的心態(tài),而不是你的本事。我覺得一個超市最值錢的應該是基層管理者,而不是老總或是投資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進聯(lián)商論壇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