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輝、阿里蘇又在微信圈搶頭條,聯商編輯部立馬利用近水之勢邀約圍觀論架。以筆者之逼格,一向不屑跟風炒作,特別是參與諸如“優衣庫事件要不要借勢”之類的話題。要撰文就必須是心欲所言,筆盡我心,但無奈定力不夠,本期又被標題黨蠱惑招募,追隨"中國實體零售被資本徹底綁架"之題而來。。。
基于近期京輝、阿里蘇等投資并購事件頻繁,筆者在零售上市公司從業多年,親自參與過企業投資,也參與過企業并購,就本期這個議題,我思來考去,覺得要探討這個話題,一切還得從與唐駿先生的一次對話說起。
多年前,在唐駿先生入主新華都不久,唐先生受邀為某MBA論壇做專題演講,筆者以零售人身份向唐先生請教一個問題:“作為一名非零售業內人士,您進入新華都后,會以資本導向,還是市場導向?當然,您可能會說以某個為主,某個為輔,如果只能以一方面為導向的話,您會側重什么呢?”
這問題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回答呢?如果是我,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想想,其實這是個二難問題,問得很雞賊!
如果回答: “以市場為導向!”
則會:“你又不是零售流通業的,你任CEO,對零售流通業了解有多少?!”
如果回答:“以資本導向!”
則是:“哦,原來你是來幫老板圈錢的!!”(典型的ZNA思維!!)
在這次對話之后的很久,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辨市場與資本的關系,究竟是股東訴求、資本運作為導向,還是應該市場運作,戰略布局為導向,一直在看到杰克韋爾奇的一段話,我才豁然開朗——“市場是目標,資本是結果”。(中國打工皇帝跟世界打工皇帝內功還是有差距的喲...),
醍醐灌頂啊!目標、結果論的表述真是精辟!
經營者也好,旁觀者也罷,許多時候大家都動輒把企業之間的戰略聯合、投資并購、股權置換等想當然地認為“企業又在進行資本運作、又想忽悠股民的錢”等簡單粗暴的判斷。
的確,有不少企業會純粹為了公司股價去進行收購、投資等資本運作(如不少房地產上市公司,把股權抵押給投資者進行融資,在股價跌至觸發贖回價時,會想方設法,通過各種辦法抬高、HOLD住股價,這種案例太多了),但多數上市公司的投資并購行為,一般都有內在的市場邏輯,或戰略發展需要,或具備協同效應。
從京東和永輝的結合來看,京東利基市場在3C數碼,前期主要通過B2C垂直自營模式,專注男士客群為主,后續雖然逐步開放第三方平臺,自有物流體系也有明顯優勢,但在百貨品類及超市品類明顯不具先發之勢,后續先與唐久聯姻,目前再和永輝攜手,都是在取長補短,利用資本市場的流通性優勢,構建自身的戰略協同效應,從投資角度而言,股權投資可以分為戰略投資(戰略發展或協同需要)和財務投資(純粹為獲利),但只要是投資,就必須關注投資對象的“企業價值”,而“盈利性、可持續性、成長性”是企業價值評估的核心三大指標,對京東而言,投資永輝股份,先不說協同效應,單就永輝自身的盈利性、可持續性、成長性,就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相比其他的純財務投資人,甚至是之前的牛奶國際股東,京東這個股東的價值大大超過他們!
筆者接觸過永輝超市負責跨境電商的負責人,雖然永輝的嘗試決心及投資力度都不算小,然而相對步步高云猴網(增發32億拓展跨境電商業務)、天貓國際(馬哥直接率團拜訪歐美商務部長,直接商談上線銜接,亞馬遜也只敢在中國一城一地地地推啊!)的高開高打而言,永輝的電商、O2O之路顯然不止落后了一、二步。
因此對永輝而言,京東這個戰略投資者,到目前為止,顯然是有很高價值的!!
當然,雙方協同、聯合的實際效果如何,正所謂事在人為,至少從目前來看,雙方的聯姻,已經具備了共贏的戰略協同基礎。
阿里巴巴先拿下銀泰,再入股蘇寧,這幾步的戰略邏輯如何,必然性又是如何呢?
筆者所在企業也與阿里巴巴集團有全方位的銜接合作,喵街、支付寶、又一城,許多業務都在洽談合作,從多業務銜接合作來看,阿里許多業務或是參股,或是投資,或是區域公司,其戰線已經鋪得非常長了,馬哥布局的各項業務其實都在”謀勢“,按杰克韋爾奇的說法是要”每個領域都應該做到前2名“,按互聯網說法叫“平臺、生態、閉環”,但每個項目深入下去,在解決深度問題時,都遇到了垂直領域競爭對手的抗擊。。。隨著戰線的拉長,基于具備財務投資價值的前提,在垂直領域找一些可以協同的企業,即可以作為備胎,又可以資源整合共享,這是馬哥打的如意算盤吧?
如果說阿里巴巴、天貓、淘寶是為了解決銷售信息引流問題,菜鳥網絡解決物流問題,支付寶解決資金流問題,那阿里巴巴拿下銀泰可以理解為是繼電商增長趨緩(趨緩,不代表停滯或下滑,電商出國下鄉仍在推動增長)之際,為謀求O2O融合紅利的提前布局,而此次阿里與蘇寧的互相投資持股,張勇先生已經明確說了,為了追求戰略協同、資源優化配置。
談到這,開始明白,數年前問唐先生的問題,現在其實有了新的答案:“市場是目的,資本是手段,而實現市場這個目的的背后,資本優勢最終的結果和目的,說白了,不是市場導向,也不是資本導向,而是企業價值導向”(二白兄,走起:))
剛剛又看到頭條說萬達和蘇寧將開展萬達百貨的合作,蘇寧高管郭良開始YY:“天貓服飾商家入駐蘇寧易購,然后通過蘇寧落地萬達百貨!三方打通會員、供應鏈、大數據、交互引流、物流、支付,畫面是不是太美?”
隨之也有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看不懂,擔心資本運作最終會“玩壞”實體零售,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三巨頭的強強聯手或打造出前所未有的零售航母與全新的零售模式,對此表示期待。”
其實,“業內人士們”期待的“前所未有”的零售航母或者全新的零售模式,從英美百貨全渠道經驗來看,需方不外乎集合實體店、線上的數據,供方不外乎整合庫存平臺共享,銷售也好,服務也罷,就是通過“IT+資本”手段互聯線上線下以及整個供應鏈條。
綜上,巨頭們的聯姻看好還是看衰?首先,各自均具備一定的財務投資價值,其次,各方均具備戰略協同的資源基礎,有這二個前提,聯姻本身就靠譜,至于具體業務融合問題。。。馬哥、東哥們,只要定清方向,明確指標,限定日期,具體的就讓職業經理人們去折騰吧。。。
最后,說中國實體零售徹底被資本綁架?
你說奶茶妹和強哥勾肩搭背的時候,你認為那是綁架么?
拜托!那叫聯姻!
如果這叫綁架,你知道中國有多少奶茶M希望被綁架么?哈哈。。。
開個玩笑。。。歡喜就好了!!希望京輝、阿里蘇聯姻能盡快帶給國民更多實惠,畢竟讓他們進行全球巡回PK,類似嬴政統一6國才是國人之福,同仁之愿嘛。。。
最后,我還需要再聲明:
1、對唐駿先生,筆者絕無不敬之意,相反,他的投資理念筆者高度認同,云南白藥、青島啤酒的投資邏輯,高度符合巴菲特先生的價值投資理念,值得學習!!(云南白藥、茅臺、漳州片仔黃等有寬護城河的企業,還有什么潛在企業具備投資價值?)
2、基于“消費拉動”的國策前提下,金融環境放寬、人口消費紅利釋放,中國的流通消費板塊仍具備全球最佳的投資機會及價值,那些具備全球供應鏈及分銷渠道的平臺價值自然更高。
人在坦途- 該帖于 2015-8-12 9:3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