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蘇的聯姻,看似蘇寧的妥協,可以說是傳統資本運作模式的繳械,也可以解讀為蘇寧真正的轉型。過去靠銀行貸款、供應商貨款周轉和企業自身利潤開疆拓土的時代已經結束。善用資本運作特別是新型資本運作本身是時代和社會效率提升的要求,永輝是,蘇寧也是,對企業來說重要的是存在的價值!
有人說今天需要重新評估線下實體的價值,而我更加深刻的領會是新型資本對上個實體時代優秀者的搭手拉行!還是有大量的落后者要被遺棄的!
我們體會過去大百貨難以轉身的痛苦,就蘇寧自己來說,用幾十億的代價試錯。有人說銀泰沒有效果,我卻認為銀泰還在路上,如果非要苛評,只能說銀泰有心,銀泰某些店有心,銀泰系統卻未必能華麗轉身,在時代交接的口子上,過去,成為最大的桎梏。但一定有一種未來在現在的轉身者中。但可能不是重身的企業。線上所有企業未來還會有收購及聯姻,日子好過的可能是那些輕裝上陣的,蘇寧并萬達百貨,可能是輕裝上陣的典型!
期待如下:
1、新百貨 我建議蘇寧重新定義新百貨。進行更多內容、模式和運營上的創新,場子是原來萬達百貨的面積框架,但可逛性大幅度提升,智能化溶解喵街的功能,品牌豐富度定位極端科學化!有人說萬達為什么不做?因為萬達是王健林的萬達,本質上,王健林先生是中國優秀的政策捉影者和產業實踐者,購物中心如此,未來文化和體育產業更如此!況且萬達從未真正做過百貨,過去的萬達百貨只是撐場子用的,無品牌、無規劃、無品質!所以我臆想,蘇寧要用時代的內涵,大數據、新技術、商品化,聯合二哥阿里,重新打造新百貨。
(1)時尚百貨的轉身 真正要結合銀泰的沉淀、蘇寧的履新及天貓年輕,糅合成新的百貨定位,重建可吸引新時代人的百貨,至于是什么,瞎想:如設計師品牌、淘品牌、小眾創意情懷品牌、海外時新品牌等,最重要的是營銷和營運好玩、酷、炫新!能否做到?過去很難,現在難!支持條件多了一些!
(2)性價比時代 百貨高冷存在已經很多年了,新百貨是否能用互聯網的網絡效應、嵌入購物中心的人氣、科技的效率來重新整合價值鏈,讓性價比時代而非高價時代來臨,考驗蘇寧模式的創新,能否不做丑陋的二房東,能否打破后臺費用生存的主體,期待蘇寧的破繭!
(3)日企的影子 推崇日系百貨的商品厚度及服務深度,精心設計的體驗系統全程照顧人性,效率雖然來自于日本國民、社會、產業的綜合系統,但這些是國內百貨需持續提升的,至少硬軟件可為之處還有巨大空間!蘇寧收購laxo后,Laox逐步從一家3C零售商轉型成為綜合免稅店,其新宿總店的4層樓中涵蓋了家電3C、日用母嬰、服裝、彩妝護膚品等品類,甚至推出了自創服裝品牌。從日企汲取的元素需要出口,新百貨會是嗎?
(4)智慧百貨的存在 這點不解釋,唯一想說的是,萬達與蘇寧如何更多更好的合作?這次,萬達姿態應該會低這,也需要低些!
(5)新管理的試驗田 與原來萬達軍事化、挖人和裁人都不眨眼相比,蘇寧至少儒雅許多,阿里是否會輸入更多元素去運作百貨不得而知,蘇寧至少不該延續傳統百貨“過度強調招商品牌而輕乎經營細節、過度強調裝修表象而輕乎商品深耕、過度順應強勢品牌裝修需求而輕乎整體系統商業空間、過度強調品牌名氣而輕乎商品創新、過度強調折扣帶來的性價比而輕乎內在氣質及個性品位、商品定價倍率浮夸不實、重視假期促銷型營銷企劃手法而輕乎日常淡季” 促銷一招鮮等相比,對外與供應商,對內與管理者,應有新的管理舉措,如超市之阿拉丁計劃,百貨呢?
(6)o2o的踐行者,上品的影子 這點同樣不解釋,在百貨的場子里,商品全數據化,線上線下呼應,繼續奔跑吧,蘇寧!
2、購物中心化,萬達的影子 臆想蘇寧在萬達百貨中有更多的百貨購物中心化元素,與購物中心版塊更好的融合。原來萬達百貨的體量,足夠大,修正一些元素,做活場子!
3、大數據的未來 關于大數據,聽說蘇寧組織機構上已經調整,數據采集和算法部一管數據采集的全、深、準,一管數邏輯和運用,做成像亞馬遜一樣牛x的大數據服務,更有阿里全方位的合作,這一領域應該是佼佼者,對百貨,應該體現系統生產力! 但也許我完全錯了,蘇寧和阿里一起,像任何人準備做事前臆想成功一樣,浮躁的做了一場夢,如果蘇寧走不出大變革的輪回,那么本文的所有期待,就當作是夢想的祭奠吧!
2015-08-15 07:57被設為精華,積分加20,金幣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