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迪在沃爾瑪的大本營美國,去年一年拓展了1300余家門店
在一般的超市里,顧客會發現16個品牌的番茄醬,而在阿爾迪只有一種品牌,且每種商品只提供一種選擇,即同類商品之中最好的品牌
許多人認為亞馬遜會在未來打敗沃爾瑪,究其原因,恐怕就因為亞馬遜做的是電商。但其實,沃爾瑪的線上購物平臺是全美第三大電商平臺,2014年線上銷售額達120億美元,且增長速度不亞于亞馬遜。
所以,沃爾瑪并不懼怕亞馬遜為代表的電商競爭,反倒是有讓它怕的實體零售企業,就是德國的阿爾迪。
阿爾迪曾在德國市場與沃爾瑪正面交鋒,結果沃爾瑪一敗涂地,在虧損數億美元后于2006年徹底退出德國市場。不僅如此,這家企業還殺向沃爾瑪的老巢——美國,到2014年已拓展了1300余家門店。在美國一項名為“超市在消費者中受歡迎程度”的調查中,阿爾迪斬獲第一名,得票數遠超過沃爾瑪。
少即是多——精品經營造就低價
(沃爾瑪與阿爾迪對比圖)
從上世紀20年代初起,阿爾迪的企業精神便誕生了——堅持簡單。
這不僅僅是喊口號而已,而是從商品、賣場、陳列、促銷等經營層面,到組織、人力、流程等管理層面,所有的環節都依照簡單原則運作,盡可能簡單,而且要一直堅持。
阿爾迪經營原則非常簡單,1975年創始人卡爾在一次少見的公開露面中稱:“我們的業務發展基礎只有一個——最低的價格。”這個原則一直堅持延用至今。一切經營活動都是為了這條原則服務。
“價格戰”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概念,沃爾瑪秉承的經營理念也是“天天平價”,特別之處就在于,阿爾迪沒有為此去追求一些諸如供應鏈體系、精細化成本管理等時髦、復雜的管理概念和管理體系,它只是把問題簡單化了。
在商品選擇上,阿爾迪舍棄了多樣化的風格,相比其他超市動輒上萬種商品,它們只專注在700種最常被購買的商品上,貨物種類雖少,但基本能滿足生活必需品的供應。而且阿爾迪只出售同一品類中的一款明星產品。在一般的超市里,顧客會發現16個品牌的番茄醬,而在阿爾迪只有一種品牌,每種商品只提供一種選擇,即同類商品之中最好的品牌。
這樣做的好處是,單一種類貨品的銷售量巨大,對于這種貨品的采購數量也就比普通超市大很多。例如,沃爾瑪年銷售額2000億歐元,是阿爾迪的6倍,阿爾迪的年銷售額僅為330億歐元。但阿爾迪卻是世界上最大的批發采購商,它每年購買的單件商品的總價值超過5000萬歐元。相比之下,沃爾瑪只有150萬歐元,僅為阿爾迪的1/20。供貨商無法抗拒阿爾迪為他們提供的沒有競爭品牌的銷售渠道,以及規模效應,所以能夠給予阿爾迪最低的進貨價格,進而讓阿爾迪保持商品的最低售價。
由于保證絕對最低價,少了紛繁復雜的品牌選擇,消費者也省去了對比,能干脆利索地選擇產品而不是品牌,因此單項商品的銷量很高。貨物品種少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運輸和倉儲方便、高效,極大簡化了賣場管理。
阿爾迪從不在繁華地段開店,選址均位于居民區附近,大學校區附近或城區邊緣,這些地段房租便宜,卻客流充足。
同時,阿爾迪的店面也極為樸素,店鋪面積僅有300至1100平方米,各店樣式統一。這樣可以保證開設分店時簡單快速,費用可降到最低。
大而化簡——管理摳門服務“偷懶”
在營運管理上,阿爾迪也盡可能簡化。
比如,經過測試后,阿爾迪發現找零錢的時間會影響銷售效率,所以價格尾數全部規整。消費者稱阿爾迪是“從不提供不必要的服務”,比如顧客需自帶購物袋或另付錢購買塑料袋,使用購物車要付押金等。而在低價吸引下,顧客也不計較這些“不完善”。
但在另一些方面的管理則是讓許多經營者都無法理解,更不敢效仿。比如說,阿爾迪向消費者提供無條件退貨,哪怕是一瓶喝了一半的酒也可以退。因為阿爾迪認為,這樣可以省掉與客戶糾纏的客服人員、律師費、電話費。
阿爾迪沒有母公司,也沒有行政管理部門,只有一個由曾擔任過分店經理的經理人所組成的“管理委員會”,各分公司被充分授權。由于取消了指揮部門,組織“被迫”讓從事基礎工作的員工也參與到管理之中,給員工更大的授權及更有創新性的任務——在別的公司,這些任務都是下達給指揮部門的。
員工的創新建議,往往都是馬上就可以實施簡單手工方案或是實用的點子,這些是坐在辦公室里的管理者所想象不到的。日積月累,這竟然慢慢成為了阿爾迪的戰略競爭優勢。例如阿爾迪運貨的車輛,所有的輪胎定期打磨,這樣可以跑更遠的路;甚至修改擋風玻璃的傾斜角度,因為這樣可以減少風阻降低油耗——這就是來自阿爾迪員工的建議。
阿爾迪另一個驚人的舉措是不做預算。阿爾迪將繁雜的預算體系視為“對管理能力的最大浪費”。耗費大量管理成本且實則對消費者貢獻不大。將精力節約出來,可用在關注顧客、開展業務等有實質性意義的地方。阿爾迪連經營分析做得都很少,只關注較為核心的關鍵數據。少一點就是多一點,多的用處往往不大。
阿爾迪舍棄掉的繁冗還有很多,沒有控制部門、沒有市場研究部門、沒有客戶 調查、沒有ISO9000體系、不參與公眾活動、不赴供應商的飯局……
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相對于沃爾瑪一家店至少40名以上的員工,阿爾迪店內一般只有4至5名員工。這意味著阿爾迪可以支付員工很高的薪水,聘請精干和年輕化的員工,但是從整體上又做到了節約勞動力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阿爾迪只是不在網上賣東西,但不抵制新技術,阿爾迪現在也有自己的App,用來推送促銷海報——這樣可以節約紙張費用。
(文/丁昀,和君咨詢合伙人、和君零售事業部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