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賞金額:1個聯商幣 未解決
樓主這個想法我己經不是第一次聽到,有好幾個人之前都問過我這樣的問題
我想來說說我的想法,說錯的地方,請自動過濾。
首先來說說這種模式的利潤,表面上看,只租倉庫不租門面可以節省一筆租金差價,但是實際上因為需要提供送貨服務,在人員上會有所增加,以社區的租金來說,人員薪資上增加的支出,應該也差不多夠租金的,就算能省點,所節省的也都可以說是個小數目了。我來舉個例子,一般來說,社區商鋪租金應該除了在一線城市外,大多數租金50平方營業面積約為3000-7000一個月,平均為5000一個月,這樣好計算,常規配置5個人,如果僅僅是在店里上班,應該2000一個月/人就夠了,如果是純提供送貨服務,送貨工估計少了3000應該不會有什么人愿意做了,因為從早跑到晚那還不如去送快遞,快遞現在月薪約為5000元-8000元每人。要幅射幾個小區送貨人員來回的時間就會增加,效率也就會降低,配置交通工具的話,有形的會減少送貨時間,但無形中增加了經營風險(比如出點什么小事故,撞到人或動物之類的)假如說經營不火的話,配置的人數多了,就是個包虧不賺,配置的人數少了,那會是閑時沒人要貨,忙時送不過來。這樣一算,好像節省的租金還可能保不齊這個差價。
再來說說為什么很多配送公司不直接做你這樣的銷售而是要配送到店,讓門店來幫助銷售?配送公司的采購成本肯定比個體低,直接差價毛利約為7%-25%,有些商品毛利差價高達40%,因為我自己本來就是做代理商的,這個里面的道道還算了解一點點。配送公司寧可選擇將貨配送到店,損失掉均價25%左右的毛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送貨成本,這樣說會更明白一些,假如說你給顧客設置了一個送貨金額,假如他想要的達不到這個金額,那他就會放棄購買,這樣的顧客占了要貨中的半數以上,小部分人會想辦法湊下數,好讓你提供送貨服務,一般來說收入較高的人群和一些宅男宅女們,會是這部分人。但始終會減少要貨次數比例。
其次是商品這塊,因為你沒有門店,那對于傳播媒介要求就會比較高,要便于顧客查找,同時要便于顧客下單訂貨,還需要便于顧客瀏覽其它商品來滿足單次金額的要求,如果在這一塊給顧客造成了很大的麻煩,甚至讓他感覺到還不如直接下樓去購買,那么這就是個失敗的媒介和推廣方式。同時也因為沒有門店展示,顧客在購物時會像逛商店一樣優先選擇最易或者說是最先看到的商品,就會造成其它商品的滯銷,會帶來庫存壓力或者可能會造成商品過期等損耗。如果說你將那商品不斷地調整在媒介上的位置,可能會造成另外一種問題的發生,假如顧客不需要放在較前的商品,又懶得輸入文字進行查找他想要的商品,有得幾次這樣的過程顧客就會覺得你這里沒有他需要的商品,從而放棄在這個平臺上再次購物。
再比如說服務項目,眾所周知的,繳費等實際利潤很低,顧客來你這里交費,你是采用自助交費還是像代繳點一樣的交費方式?自助交費,會出現接入端連接不正常等等問題,而且顧客如果需要采用銀行卡或支付寶付款到自助繳費端的話,如何保障顧客的個人信息及資金安全?像代繳點一樣的話,那你幫顧客充了值,如何去收款?就我感覺后者比前者更難操作。
我一個朋友四年前就計劃搞這樣的模式,他自己就是本地一大批發商,商品資源比個體商戶優勝得太多了,品種多樣,渠道廣范,價格優勢明顯,而且他自己以前就做網絡的,在信息技術上都沒有什么問題,最終這個項目到現在未能實施,而一直屬于口頭暢想,原因也大多集中在了送貨成本上。便利店提供送貨服務,都是基于門店形式經營附帶送貨服務,顧客選擇送貨服務基于對門店的商品及服務的大致了解,起碼己知銷售的商品類別及服務類別,而不是盲目性地去慢慢選擇。就像今天的淘寶眾所周知的銷量驚人,但細觀察就會發現,淘寶賣家需要對單個商品進行詳細的說明,買家購買前也需要詳細了解商品及其他買家評價,然后再行下單購買,還需要貨比N家,以整體銷售額來說,淘寶是挺高的,但是以單店鋪銷售來說,其實并不算多高,很多店家也就一種或幾種商品還有銷售,有部分商品甚至在店鋪內從未有過銷售。為什么在網購時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存在,而實體店銷售問題相應少很多,原因也在于此了。
就以我們公司去年的業務來說,在本市的一個行政區劃內,店鋪的普及率及商品、服務的可提供量來說,比單店實力要強很多,但我們公司都未能去走這種模式,以店鋪帶周邊配送服務,對于我們來說,成本遠高于收益。
相對于推廣和銷售,推廣其實還比較容易,定期對指定片區進行推廣,很快就會被片區內的受眾所熟悉,難就難在配送成本上,前兩年我們公司還設的有配送倉,后來取消了配送倉改由供應商直接供貨到門店,也是因為配送的成本過高的原因,不知道我所說的是不是能給到樓主一點小小的建議。
2015-10-14 10:55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