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互聯網各家的撕逼,其實大家早已見怪不怪,阿里,京東,蘇寧,國美,小米,魅族,錘子,要么成立“打蘇寧”指揮部,要么是“蘇”修“美”帝的影射以下對方。為的就是一個噱頭,一個先機。如今,雙11要來,蘇寧率先對京東開火了!
京東意在阿里不在蘇寧 平京戰役多是自嗨
昨天一篇名為《打狗不留手 打仗不留情》的文章引起筆者注意,平京打狗說的不就是京東么,其中冒名李白的軟文生成打油詩更是有意思:(平)生豪氣沖九霄,(驚)心動魄亦無妨,(戰)鼓擂響旌旗動,(役)站突營射殺敵,(勝)利凱旋慶功勛。心想,蘇寧這次也是不顧臉面了,就是要黑京東到底。再看京東這邊,也不甘示弱。不僅在一線城市的京東配送車上進行廣告詞嘲諷,同時也在各大媒體推送“12年不說大話,只講真話”的廣告,得益于新“廣告法”的實施,言語沒有往年那么粗俗,含蓄了不少。但處處帶著一個貓字,影射意味深長。此外還連續近半個月推出不同品類滿199減100的優惠。
看到這里,很多人發現不對了。蘇寧往死了黑京東,甚至不惜擺出“平京戰役”,但京東似乎毫不在意,反而在與天貓你死我活,三者完全不在一個次元里。京東VS天貓,蘇寧在自嗨!從布局上很明顯就能看到,今年雙11,蘇寧對陣的只是京東的3C類產品,而京東盯防的是天貓的飽和攻擊。考慮到京東+騰訊的淵源以及阿里入住蘇寧的現狀,這完全就是企鵝陣營與馬云陣營的對陣。
雙方優勢明顯利弊均衡 雙11之戰結果霧里看花
蘇寧能和京東開戰是有原因的,回想去年蘇寧與國美之戰,國美的線下比價雖然保守真實性質疑,但對蘇寧打擊還是很大,當時的戰地還是線下實體店之爭。當時蘇寧和京東雖然在3C領域有利益交集,但還是小打小鬧,而今年的“平京戰役”能上升到話題的高速,與背后阿里283億的投資不無關系。
再看京東,自去年與騰訊聯姻并購易訊,來自騰訊的巨大流量讓京東的步伐顯著加快,農村市場,金融白條,京東到家,四處開花,而近期熱炒的京騰計劃,也表示二者的合作已經到了戰略級別,倉配補貼政策,站內流量導入、專項卡券資源等也讓京東有了底氣。可以說騰訊+京東,阿里+蘇寧,在今年的雙11戰場上,無論是流量還是資源優勢,二者的起跑線是相同的,誰能贏,還得從核心競爭力著手!
雙11并非價格品牌之爭 物流效率事關戰役成敗
京東的核心優勢很明顯,就是物流。很多年前,各家電商平臺都在外包物流的時候,京東虧損自建物流從而迅速崛起,物流是京東的核心。再看蘇寧,優勢也很明顯,強大的線下門店資源,這是京東做不到的。如今的雙11,已經不僅僅是線上的糾紛,更多是線下+線上的全民狂歡,但有一點別忘了,線下門店還有直接競爭者——國美,無論是門店數量還是營銷范圍,二者是旗鼓相當。線下有國美拖著,蘇寧京東的博弈點其實就是物流了。
根據《2014中國快遞行業服務報告》,京東,順豐等自營物流在投訴,延誤,丟件上是明顯少于走加盟物流的同行的,其中電商平臺的卓越京東甚至比順豐還要好。自有物流的優勢十分明顯,雙11這個節點,本就是各大物流爆倉的集中時間,很多公司外包物流為了競爭相互壓價,使得用戶體驗降低,送件延誤,直接導致惡性循環。雙11,京東有底氣,就是因為自有物流的強大支持,雙11說是價格之爭,其實還是物流之爭。
撇除品牌觀念,不論陣營成分,也不看誰撕逼更狠,這些關我們普通用戶卵事兒,我們就看雙11買的微波爐,誰先給完好無損送到家!
By:杜大能耐(微信公眾號:杜大能耐,個人微信號:dudanengnai,歡迎交流學習)
- 該帖于 2015/10/22 13:3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