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在冰箱內保存三小時最為甜美。這句話被印在 7-Eleven海報上,以提醒顧客桃子要這樣吃才最味美。到日本的人,往往很難抵抗這種入微的關懷。
2014年日本便利店的國內市場規模超過了10萬億日元,遠超百貨商場和規模。尤其是在電商的沖擊之下,日本便利店的逆市上揚的秘訣究竟在哪?
服務粘度強,提供多場景,多人群消費切入
便利店在日本提供的服務,從最開始的24小時營業,到支付水電煤、甚至是保險、稅金等各類非公共事業費,以及開設ATM機,買各類門票服務,收發快遞,到現在的送貨上門,日本便利店把“便利”幾乎做到了極致。
在中國,年輕人是便利店的主要消費人群。而在日本,覆蓋的則是各個年齡層。“少子老齡”的趨勢使得便利店推出了很多針對老年人的服務,全家、7-Eleven 都開設了送貨上門的服務。
服務機能帶動源源不斷的上門量
從消費行為來看,單純只為了購物進入便利店的顧客只占20%,也就是說高達八成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同時還抱有其他目的,比如打印、繳費、取錢等等。
說便利店是日本民眾的一站式生活服務也不為過。這些店內服務不僅增加了顧客的到店頻率,也確實拉動了商品銷售額的增長。
以7-11為例,其ATM機平均每天交易次數約為120次。同樣是排隊等待取錢,消費者在便利店展現出的耐心要遠勝于在銀行的表現,大多數顧客都會選擇瀏覽貨架,或是在報刊區翻上幾頁雜志,“站讀文化”也是日本便利店特有的一道風景線。
便利店的Wifi服務也是如此,很少有顧客會站在店里什么都不買,只是埋頭使用無線網絡。7-Eleven 甚至利用門店的Seven Spot無線網絡服務在集團內的店鋪間實現對顧客的相互引導。例如,通過7-Eleven門店的 Seven Spot免費贈送顧崇尚·西武的活動入場券,從而將便利店的顧客引導至百貨商場。
單品熟食不斷創新,多重口味黏起消費慣性
“便利店的價格、專門店的美味”是日本便利店食物服務的宗旨,除了標配的關東煮、冷熱飲等,便利店推出的特色食品已經越來越多,比如 100日元的現磨咖啡、甜甜圈、煎餃味的炸雞塊,他們似乎對消費者喜好有精準的把握。
東京一家全家便利店店長表示,便利店的面包廣告詞很重要,人們偏向買帶有疊詞形容詞的產品,可能刺激食欲,如用もちもち(軟糯)等包裝廣告詞的面包賣得特別好。
即便世界上大多數便利店都會提供易于保存的食品,日本便利店卻熱衷于根據季節變化推出層出不窮的應季食物。比如每年的春季,便利店都會推出品類豐富的櫻花便當、櫻花壽司、櫻花與玫瑰味冰淇淋等。
日本某網站曾羅列出日本便利店在外國游客中人氣超高的五大理由,頭一條就是“高品質的食物”。要知道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在便利店解決掉一餐多少是有點湊合的感覺,但在日本,即便是一碗便利店出售的泡面,也是通過員工自己挨個泡水、試吃,找到了最佳口味的水量,然后貼上一個標簽貼告訴消費者怎么泡。
在競爭激烈的零售行業,為了吸引消費者,各家便利店品牌在食品研發上都卯足了勁。SUNKUS 每周都會推出5-8種新自有甜品。全家也會每周與甜品制造商研究自有的商品研發,每次會議都會討論30多種新商品,而最后能夠商品化的甜品僅為2-3種。
從賣別人家的產品到推出自有品牌
7-Eleven 曾在日本推出知名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限定營銷,開賣 2分鐘內,25臺高達2米、售價183.6萬日元(約 11 萬人民幣)的初號機模型全部銷售一空。
關于為什么日本人看到限定商品就難以自持,日本網友曾在Twitter給出這樣的答案:「特別限定」就像櫻花一樣充滿了世事無常之感,日本又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買到特別限定的產品能令人感受到獨一無二的喜悅。
除了日本人真的很喜歡特別限定產品這個原因之外,不得不承認只有市場足夠成熟商家才敢進行這類營銷,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便利店的自有品牌經營。
日本便利店諸多自有品牌都經營得有聲有色,完全沒有給人以“純廉價、質量良莠不齊、低品位”的感覺。羅森旗下的甜品曾以其細膩的口感被授予世界精品大獎 (Monde Selection) 金獎。7-Eleven 自家化妝品牌 ParaDO,被認為是性價比十分不錯的開架化妝品。
與知名品牌合作也是便利店經常采用的策略,比如羅森就與餃子的王將(知名連鎖餐廳)合作推出煎餃味的炸雞塊,與敘敘苑(知名烤肉店)一同推出特色色拉。
優質的供應鏈管理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價值,鈴木敏文所做的第一個努力就是減少采購量的“小額配送”。
日本的便利店平均單店面積在110平米左右,SKU 數在2,500品類左右。在過去,訂貨慣例是從批發商處大批量進貨,直到貨源不夠時再進行下一輪采購。這樣很容易導致“門面極小,卻極力呈現盡可能多商品”的便利店累積大量不良庫存。
但在當時,一天多次的“小額”進貨是任何一家批發商都無法接受的做法,甚至被認為違背“常識”,然而,正是在“常識并非永遠正確”的信念下,鈴木敏文做成了許多現在早已習以為常,在當時卻是開創先河的事情。
從普通便利店到主題便利店
在橫濱山下公園,有一家名字叫 “Happy 羅森”的羅森便利店,以出色的親子服務聞名。店鋪一分為二,前半部分是商品區,有大量的兒童書、玩具和嬰兒食品可供選擇,后一半則作為室內的兒童游樂設施和用餐區。
另一家位于東京Kugahara的羅森門店則主打健康理念,一進門就是合作農場的蔬菜,有專門的貨柜賣營養便當,每個月都會推出新的健康食品。此外,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店內的體脂測量儀(就是你在健身房看到的那種)。店內還設有很大的藥柜,除了店員,還配有 24 小時提供服務的藥劑師。
變成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生活最明媚的一部分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期間,7-Eleven、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集團 80% 的東北地區分店在兩周內恢復正常營業,為災民提供衛生間、自來水以及生活必需供給。
“即使震感已經緩和,但只要看不到 7-Eleven 的燈光像往常一樣亮起,心中就還是會有隱隱的不安�!�這大概就是便利店的魅力。即便消費稅上漲,7-11的店鋪利潤也能夠連續32個月創下新高。
實體店關乎消費者體驗,線下感受最重要。在日本,買東西也是會上亞馬遜的,但是,日本便利店通過變態的服務,產品還有種種創新,讓便利店不再是一個買東西的地方,而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關注(微信號:買賣人),更多接地氣的開店干貨等你。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