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種失傳的味道叫做東方,那么它一定還遺留在了日本。
和很多流落在東瀛的傳統一樣,“米”,在東京的一個古老的小店里,重新以一種近乎儀式感的方式,在文火的石鍋中,慢慢升溫,飽滿,圓潤,在最恰當的水分的熱文下,完成對胃的一次溫柔的撫慰!
這家古老的小店叫原名“莊屋”,在快要倒閉的時候,莊屋的第八代傳人——橋本隆志,完成了“米的主食店”這一回歸傳統的改造,任何一道菜,都要依照米的主料,創造出在不破壞米的香味之前的本源之味。
選米如同選心頭好,來不得一絲馬虎
日本有一個大米職人考試,拿到五顆星的被稱之為“大米Master”,全國也沒有幾個。橋本隆志去參加考試,不久到大米Master的資格證書。
這是個非常專業的活,一般人還真干不了。不光要品鑒大米的光、香、白,還得品大米的口感,感受大米的觸感、黏度、甜度,以及吞咽時候的感受等等非常嚴格。
橋本考上之后,為了發揚“米的主食店”這一傳統,決定要組織一個全國大米評選。橋本隆志邀請跟自己一樣的大米Master,來鑒定大米的品質,每年從全國各地的各種大米中,評選出前八名。
日本人各顯神通的民間米匠,紛紛拿出各地域,各品種的優質米,一時間引起了全國各地的大米熱,橋本通過這一場米的選秀,完成“米的主食店”的預熱。
吃米飯的儀式感,對食材的三層感受
在橋本的店里,吃米有三層循序漸進的感受,:第一吃,在味增湯入口之時,讓味蕾打開之際,呷一小鍋文火米飯,此之為第一吃;而后會上一份古干菜,再來一份帶鍋巴的米飯,此之為第二吃;最后,茶水泡鍋巴,茶的香味混合鍋巴的香味,味道妙絕,此之為第三吃。
在看到她之前,先秀色餐一餐她的美貌
橋本隆志找到一些生意難做的和服店,用和服店的高檔布料包裝大米,以和服精致包裹的大米裝,迅速成為有格調的的送禮必備良品,橋本隆志還開辟網上銷售,根據不同小費群售賣不同包裝的大米禮盒,于是,小孩生日,送大米;成年禮,送大米;新人,送大米;高爾夫球賽獲獎,送大米......實在想不出什么送禮的由頭來,那就干脆送給自己吧,一年到頭吃點好的犒勞犒勞自己,美其名曰褒獎米!
米是果腹的食糧,也是民族的熱愛
食不厭精的淵源,傳到日本后一直都沒失傳,緣由是日本人始終對古老,有一種極致的打磨精神。為了推廣”米的主食店“,橋本隆志還在各地組織開展關于大米的講座,甚至到小學,給他們講授關于大米的各種知識。將大米上升到國民教育,作為一個日本人必須從娃娃時候就熟知并熱愛自己國家的象征~
不到幾年的時間,橋本隆志從選米,到包裝,推廣,不辭幸勞地把一個吃米的故事,變成了一個”吃故事“的米店,其中所打造的”吃米“的潮流,細心人會從里面得到啟迪,最終成功地把一家原本快要倒閉的百年米店做成銷售額十五億日元的大企業。
更多開店的故事,和實體店的經營之道,我們下期還會接著分享(微信號:買賣人),希望能給到大家有益的建議和具體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