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不少邀請,大致都是關乎轉型與破局的,包括由名法師分享的“如何轉逆為順”、教授分享的“轉型期的心理重構”等等,加上微信圈大量關于“轉型、迷茫”的頭條熱點,參考臺灣每年的年度漢字選拔,“迷茫”無疑是中國2015年高頻侯選之一
零售實體企業在受到經濟下滑、競爭加劇、人工上漲,電商沖擊之下,全渠道?O2O?自營?哪都是方向,哪都是陷阱!
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有的人主動嘗試,積極謀求轉型調整。
有得人一再迷惘觀望,等待“霧霾散去”,形勢清晰再出手。。。
邁肯錫說:2015年中國薪酬將達到高峰,2016年起將逐步下跌!
郎咸平說:2016年將是中國20年來最難的一年!
微信群在傳:1.7億人提前回家過年。。。
1、有好的項目幫忙留意下!——他說
2015,老板、經理人、打工者,用“迷茫”來給大家打上一個統一標簽估計沒什么人會有疑議。
首當其沖的是帶動了中國經濟發展、培育了大量國媽中產,以及造就了許多負產階級的房地產業。
僥幸拖過08年危機之后,地產又延茍了數年,從圈子看,這幾年凡選擇地產業站隊的,基本上都得到了“城市化進程”的紅利,從包工頭、銷售、廣告乃至活動代理,都賺得盆滿缽滿!
錢來得容易,給弟兄們分錢就大方的很,地產關聯業支撐起一大票豪車、跨境游、奢侈品及會所消費,在地產大廈將傾或曰“增長緩慢、去化困難”之際,業者發現原“順風順水”的行業、崗位都不順了,除先知水暖、提錢離場的人之外,其他業者均瞠目結舌身心迷茫。
朋友H,數年前從零售轉型地產代理,寥寥數年身家暴漲,多套房產不在話下,坐騎也一路從國產,到日韓,再到汗血。。。(想想那車汰換時的折扣比雙11還低!哥就心塞!)
再回到零售賣場時,H已儼然以壕姿出現,買黃金按斤,收紫砂玉石論年,大有”一代出貴族“之勢。
去年與之喝茶,眼神閃爍,對開發商拖代理費抑郁不已:日!一幫兄弟也要吃飯,我替(開發商)他們養人!。。。
何解?
有好的項目幫忙留意下!——他說
2、這個問題,基本上很難
某友,前往地產公司前任某零售集團行政主管,月薪3K,跳槽到地產公司,月薪過萬,未出二年,公司已拖薪多月,
“莫辦法,老板做太多項目,銀貸收緊,無資金周轉,70末頭發都白了!”
接下來的打算呢?
“我也很矛盾,工資這么高,其他地方很難找到這么高的工資了,才拿沒多久,走舍不得走,不走公司又拖欠著。。。你有什么建議?”
這個問題,基本上很難!——我說
3、有多少呆鳥是在迷惘不動中被干掉的?
小時候和表哥晚上捉鳥,我很詫異:“黑乎乎的怎么抓?”表哥說:“只要手電一照,鳥就飛不動了,再拿彈弓打即可!
現在想起,除人性之惡外,對黑暗的恐懼以及對未知的迷惘才是鳥兒們在有機會逃生的情況下卻被無情干掉的原因。
當市場整體處于轉型與調整的背景下,許多企業和職人,正如那些迷惘中的夜鳥。
有多少呆鳥是在黑夜的迷惘中一動不動而被干掉的?
又有多少零售企業和職人是在行業、企業的轉型調整中等待而被干掉的?
對比銀泰的激進嘗試,天虹的全渠道創新,步步高的跨境電商豪賭,王府井的單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有多少零售企業還在轉型的黑夜中迷惘的?
4、同樣面對黑暗和未知的環境,他選擇了先撲騰翅膀
朋友G,做鞋子代工起家,在工資一直漲,價格一直跌的時代,幾年前開始考慮發展自有品牌,在推行一段之后,又遇到電商霸氣橫行,剛推行的自有品牌基本打了水漂,自有品牌之路面臨兩難,掙扎之后,他選擇了堅持,但放棄線下,花巨資全面電商化。
品牌到今天還沒翻本,但G已經贏得包括馬云、市長、市場在內的一干粉絲。
在推進電商之路程中,他吃過虧,交了許多學費,偶然瀏覽他的空間,滿滿的電商課件分享,美其名曰:百戰歸來再讀書。。。
一把年紀(對于電商來說,70后真是一把年紀了。。。),還孜孜不倦地學習電商新課題。。。
同樣面對黑暗和未知的環境,他選擇了先撲騰翅膀,哪怕是摸黑前行,看不清未來和方向。。。
結合大悅城的產品創新,筆者推薦了多篇文章《大悅城又成功推出創意街,你不學還怪環境差?》,說的是大悅城的“5號車庫”主題街創新,還有悅界、騎鵝公社、神獸寺街。。。這些創新嘗試,誰敢說大悅城一開始就能保證這些項目不敗?誰敢說環境對于他們來說不是黑乎乎、暗摸摸的?
大悅城選擇了先撲騰翅膀,我們呢?
5、你以為你壓力大!?沒壓力!人是會死的!!
朋友S,中專畢業,平面設計專業,父母從農村到城市打工,加上姐姐、弟弟,剛到城市,全家人分散在城市各處民房內討生活,一家人要在城市解決住房、就業、結婚等一干問題,S一邊上班,一邊晚上兼職給人設計,周末偶爾還出去擺地攤,多年之后,先舉債買了房,再舉債買了車,再舉債結了婚,再舉債幫弟弟買房、結婚。。。
到今天,他們全家總算能住在一起了,他仍然一邊上班,一邊兼職幫人設計,一邊做著自己的一些工藝作品,想著有朝一日能自己創業,開公司賺錢。。。
正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套用某港片的一句話:你以為你壓力大!?沒壓力!人是會死的!!
同樣有壓力的不僅僅百貨、購物中心,在面臨跨境電商的全面競爭之下,沃爾瑪、永輝超市、大潤發,無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大家都是在黑夜中頂著市場的壓力和內心的彷徨摸黑前行的。。。壓力會倒逼企業創新,而舒適會讓把企業慢慢煮熟!!
轉型中的零售實體企業,感謝壓力吧!
6、不迷茫的都這樣:媽蛋!老子先干了再說!!
面對迷茫的2015和未知的2016,你要用什么態度應對?
等看清楚形勢?咨詢完朋友?還是等各種條件成熟?
環境雖然不同,但迷茫和不迷茫的人就二種區別:
迷茫的都這樣:怎么辦,誰能幫幫我?給我點建議?再等等看?
不迷茫的都這樣:媽蛋!老子先干了再說!
人在坦途- 該帖于 2015/12/15 9:3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