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自11年3月1日實施至今,對規范藥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保障公眾用藥安全起到了積極地作用。其規定在2013年底完成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劑等無菌藥品生產企業的認證,2015年底完成其他類別藥品的生產企業的認證。目前離截止日期不到一個月,不知那些“無證企業”有何打算?
我們先回顧下新版GMP“新”在哪里?
新版GMP強調“安全、有效、質量”的藥品監管原則系統。其修訂緊緊圍繞該原則,呈現出四個主要特點,分別為“加強了藥品生產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強化了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進一步明確了質量職責”“細化了軟件管理要求”“借鑒國際先進標準,進一步完善了藥品安全保障措施”。
國家為何出臺新版GMP?
我國醫藥產業以仿制藥為主,其數量約是日本、印度的20倍左右,一直存在生產管理現代化水平較低的問題,用“多小散亂差”來形容目前的行業狀態并不為過。藥品從研發到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容易出現問題,近期食藥總局監管力度的加大,使塵封多年的藥品質量問題浮出水面,由此可見一斑。科技含量高的技術環節竟然造假不斷,可想而知,制藥車間生產狀態更是不容樂觀。國家自新版GMP實施以來,通過飛行檢查的方式已經撤回上百件GMP證書,這也證實了我國制藥企業“硬件”和“軟件”均有待提升的客觀狀態,與此同時,新版GMP的實施也有助于制藥企業“精兵簡政。”
企業認證新版GMP所付出的“代價”
制藥企業想不想繼續生產了?想。這是毋庸置疑的答案,而就在這一個“想”字的背后,所承擔的可是不小的經濟壓力。新版GMP要求“硬件、軟件”均需達到認證水平,讓我們來看看企業需要在哪些地方砸錢吧!在“硬件”方面,首先你的廠房需滿足要求,你的生產設備要足夠先進,甚至溫濕度、靜壓差、照明、通風等條件均需達到新版GMP要求。這一全套硬件建設完畢,就是成百上千萬的投入,而我們的企業每年的收入、利潤又能有多少呢!我國中小型制藥企業占制藥行業的比例較大,其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弱、資金回收慢一直是軟肋,再加上如此巨大的投資,其命運如何,令人堪憂。“軟件”方面,新版GMP著重強調對質量管理的標準提升,這樣勢必會帶來管理費用和人員培訓等方面成本的提高,比如招聘一個質量管理人員,在舊版GMP的狀態下,專科文憑也許就可以了,而現在你至少需要一名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還得進行培訓,這一輪改造升級后,成本至少增加600%~800%。而這些中小型制藥企業往往存在流動資金少、銀行貸款能力弱、政府資助不足等弱勢,如何在此次認證過程中存活下來,實在令人堪憂。
“無證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在哪里?
有些企業規模不大,手中卻攥著產值較高的產品,靠著幾個品種維持并運轉著,新版GMP的認證對這類盈利性企業可能會產生關乎其存亡的威脅。可以賺錢卻沒有能力完成認證,隨著認證時間即將到期,這類企業即將成為“無證企業”。而近期許多企業被收回GMP證書,也將短期成為“無證企業”。不論是沒有資金進行新版GMP認證,還是證書被飛行檢查撤回,都體現了這些企業沒有能力在新版GMP環境下經營的現實問題。那么問題來了?“無證企業”在2016年之后如何發展呢?小編認為,企業并購重組可能是一條出路。小企業依靠手中優質產品批文作為籌碼從而被大型企業收購,這已經成為全球資源整合的一種方式,國內如上海醫藥、華潤醫藥已完成多家小型企業的收購。國家局的態度其實已經比較明朗,中小型企業不能再抱著僥幸的心理和態度,早作打算才不致被跨年的鐘聲所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