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國慶、雙11、雙12、馬上圣誕節、元旦等等節日一個接著一個,商家的活動一個接著一個。因為商家做促銷活動已經很是普遍了,您去逛個街,如果沒有被派上幾份促銷宣傳單,幾乎不可能(如果沒有,那可以買買彩票了)。即使你上網網購、手機購物等都會被這些信息給圍著。形形色色的這些促銷活動在每個商家的營運中都會、也都要應用。
在市場營銷學里面,促銷策略包括四部分:人員直銷、公共關系、廣告、營業推廣,這些都是廣義的促銷。日常生活中常見到的促銷,或者人們俗稱的促銷實際就是其中的“營業推廣”,也稱為狹義促銷、小促銷。我們做做些個事無非就是向顧客傳遞商品信息和商家信息,誘導和刺激顧客購買,以便達到吸引顧客、聚集人氣和提高銷售額。
在我們所學的知識結構里,商店只有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營業推廣活動,才能提高銷售額和效益,因為知識告訴我們60%~70%的顧客進店購買是沖動性的,只有30%~40%的顧客是計劃性購買的。折價促銷是一種最古老、最常見、被使用最廣泛的推廣方式之一,對于連鎖便利店是不是也同樣好用呢?哪些商圈的便利店顧客買賬嗎?營業額能否翻翻?
當然,通過促銷樹立了企業品牌形象,擴大了企業在顧客心中的影響,以及認同感。如何做大的促銷力度?也許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1、便利店為什么叫便利店,顧客圖的就是便利,現在貪圖便宜便利店顧客比例不多;
2、便利店的主力顧客還是在意便利店的特性上的,否則就去大超市了。如:距離、時間、服務、購物的便利上來,價格不是主要的考慮的因素;
3、便利店的主力顧客還是會按需購買,可能不會太在意價格;
——某個促銷活動:“全場85折(煙酒便民服務除外)只限12月12日當天”
由于之前沒有做過這么大的讓利,新顧客可能覺得是不是提價后在降價,或者是商品是不是尾貨的原因,交易量及交易額提升少;老顧客也沒有多少乘機囤貨的,基本按需購買。銷售額基本沒有得到什么大的提升,此次效果甚微;
根據以上數據,這種全場折扣的促銷方式形式有可能不適合平時的節日促銷,對于大型的超市或許更適合,便利店可能更加關注的是個性需求,讓主要顧客更加滿意,找到顧客的需求所在,迎合顧客需求提升門店效益,達到雙方共贏。目前各大優秀的連鎖便利店,平時比較少用全場打折的方式了,第三方支付(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公司)推廣讓利的除外,因為提升的效益不高,細化到具體單品或者組合促銷才更有意義,更加貼近我們的顧客需求。
--------------------------------------------------------------------------------------------------------------
連鎖便利店店內商品展示促銷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價格的便宜性:通過降低零售價,回饋顧客,增加銷售量,從而提升銷售額。
2、強烈的刺激性:告訴顧客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為實現某時某事的銷售成功,廣而告之。
3、顧客的吸引性:通過促銷吸引競爭對手的客流,僅適合品牌忠誠度比較弱的消費者。
目的是留在老顧客、吸引店內商品或品牌的忠實顧客、開發不了解店內商品或品牌的顧客,通過多種有效的顧客策略來升門店的總體銷量。
【聯商專欄+CVSNET-追逐】
[email protected] 該帖于 2015/12/18 9:37:00 被修改過